从“石油摇篮”到能源新都
——玉门市转型发展之路步履铿锵
俯瞰玉门 岑文喆 摄
戈壁长风,掠过老一井的斑驳印记,也吹响了绿色发展的号角。玉门,这座因石油而兴、靠“铁人”精神铸魂的城市,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从“油城脉搏”向绿色动能之都转变,在时代转型的浪潮中,传承“铁人”精神,书写新能源城市转型的崭新篇章。
曾经的玉门,“老石油基地”是它最鲜明的标签。如今,石油化工产业的转型早已跳出被动调整的局限。玉门市依托数十年积淀的能源基础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紧扣延链、补链、强链目标,持续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推动传统化工向高端化、精细化升级。如今的石化产业,产业链协同更紧密,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稳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日趋完善,“油城脉搏”在新时代依旧强劲有力。
玉门市以风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在广袤的戈壁上迅速崛起,铺展出一幅壮阔的绿色能源画卷。走进风光富集的戈壁深处,巨型风机如钢铁卫士般矗立,光伏矩阵在阳光下闪耀着蓝色光芒。至2024年底,各类电力装机规模已达723.9万千瓦,累计发电760亿千瓦时。同时,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星辰华瑞公司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稳定运行,凯盛科技公司的太阳能聚光材料项目落地投产。这些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难题,更成为风光资源就地消纳的关键支撑。玉门市先后获“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等荣誉称号。
产业蝶变的背后,是“铁人”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从项目建设一线到研发实验室,从技术改造现场到设备调试平台,“铁人”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这里交融。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攻克光热发电用超白玻璃深加工技术,关键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进口替代;风渡新材料打造5G全连接工厂,实现全流程智能制造;普罗生物的酪蛋白产品稳居行业出口榜首。这些企业在智能升级、技术突破、市场开拓中的奋进历程,正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誓言在新时代玉门的生动回响。
绿色动能的持续奔涌,离不开优质发展环境的支撑。玉门市精准把握时代机遇,高起点谋划产业转型路径,聚焦关键环节,系统布局、精准施策。在“新”“老”产业接续的关键期,政府不仅做好服务者,更主动当好引路人。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创新推出资源就地转化政策;推动产业园区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完善新能源配套功能;针对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畅通“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服务机制,通过减税降费、要素保障、创新激励,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一系列务实举措,为玉门市产业生态注入了蓬勃生机。
如今,石油时代的辉煌已沉淀为深厚的底蕴,“铁人”精神在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从传统油城的转型升级到绿色动能的有力迸发,这座城市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绘就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玉门市正以“风”“光”为翼,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征程中振翅高飞,必将谱写更加璀璨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