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玉门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培育文旅业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式,不断丰富乡村文化供给,有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绘就乡风文明、人文和谐、充满活力的现代乡村新图景。
在玉门市赤金镇,依托独特的“铁人”故乡文化资源,修缮提升后的仿“铁人”故居与新建的体验项目,将红色教育寓教于乐,成为吸引游客的红色地标。游客在此通过“人拉肩扛”等沉浸式体验,感受历史脉搏、传承“铁人”精神。
游客李超说:“这里有好多体验项目,我也深切感受了一下以前工人们的艰辛。这几年赤金镇建设得比较好,风景也好,很值得来游玩。”
文旅融合为乡村文化注入新动能。在玉门市玉门镇关外关景区,萌宠乐园、共享菜园、烧烤园等多元业态相继落地,将农耕文化、田园风光与休闲旅游有机串联,不仅吸引了游客,更打响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文旅项目的名气,成为群众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新空间。
玉门市玉门镇东渠村关外关项目区负责人金利云说:“我们将把关外关打造成为一个集吃住游玩为一体的文旅项目,给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乡村文化振兴,既需要业态创新的硬件支撑,更离不开群众广泛参与的软件基础。前不久,在玉门市下西号镇举办的村歌大赛,就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来自各乡镇村组的“草根”歌手们用真挚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对家乡的深情与对新时代的礼赞。现场气氛热烈,欢笑声不断。
参赛歌手李娜说:“我觉得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为我们喜欢唱歌的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台上台下热情洋溢,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这样的活动提振了我们的精气神,丰富了我们的夜间生活。”观众刘涛说。
从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到文旅业态的创新探索,再到群众文化的百花齐放,玉门市正以文化之力塑乡村之魂、兴发展之业。如今,一个个文化多姿、乡风淳朴、人心凝聚的和美乡村正在玉门大地蓬勃生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