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因出行便利等因素深受群众喜爱,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每天有大量电动自行车需要存放、充电,这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规范化建设集中充电场所
“之前,小区只有176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乱停乱放、飞线充电现象普遍,甚至有住户把电动车放在楼道内和家里充电。”肃州区巨龙庭苑业主委员会主任何建虎说。
通过走访小区居民,何建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2024年,在肃州区汉唐北社区的协助下,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通过征求业主意见,规划建设电动自行车统一充电设施和停放场地。
“去今两年,小区新建了285个充电桩和4个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可以满足700多辆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杜绝了乱停乱放和飞线充电现象,安全隐患解除了,小区整体环境也提升了。”何建虎说。
在酒泉嘉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嘉星·尚品福城居民小区,面积300平方米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宽敞明亮,24小时提供充电服务。
“去年,为满足居民充电需求,我们小区在原有100个充电桩的基础上,新增设了34个充电桩。目前,充电桩的电价是每千瓦时0.52元,服务费是每小时不超过0.5元,为小区居民充电安全提供了保障。”酒泉嘉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嘉星·尚品福城项目经理陈爱红说。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5月1日以来,酒泉市自然资源部门将电动自行车停放设施纳入配套的新建居住项目,电动自行车停放设施纳入配套的新建居住项目审批住宅共计3695套。新建居住项目中,规划电动自行车停放车位6392个。
近年来,除新建小区外,一些老旧小区也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设施建设纳入改造内容。今年,酒泉市4个县市区52个老旧小区实施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难问题。
多部门联动查处安全隐患
电动自行车治理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点之一,也是主动创稳工作中践行民生导向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由酒泉市消防救援支队牵头,酒泉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多部门组成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全链条专班,专班成员单位积极行动,集中排查,剖析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探寻治理方案。
酒泉市工信局对全市电动自行车及零配件生产企业开展摸底调查,同时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指南》等规范标准进行广泛宣传,提升企业和公众知晓度。
酒泉市发展改革委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督查落实住宅小区充电电价、价费分离和明码标价情况。督查发现,酒泉市住宅小区充电均能严格落实0.525元/千瓦时居民合表电价,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广更新价费分离。
酒泉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261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店铺)453家次,检查电商平台销售店铺13家;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抽检电动自行车及其相关产品9批次;全市共计办理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案件22起,至目前已全部结案,收缴罚没款7.7万元,没收违法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42台。
从新建项目配套规划到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从多部门联合排查到全链条隐患整治,酒泉市以“设施完善+监管发力”双轮驱动模式,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对安全便利出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