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玉门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无人农机高效作业,智能水肥系统精准滴灌,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作物生长……一幅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玉门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靠技增产转变,逐步探索出一条智慧引领、绿色高效、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玉门市赤金镇1420亩青贮玉米开镰收割。
打造智慧农田样板
近日,在玉门市下西号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无人机在空中进行遥感监测作业。目前,示范区建成2.339万亩智能管控农田,配套物联网传感器200余套,实现天上无人机、地上传感器、云上大数据立体化管控。
在玉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智能管控系统已成为农田的“大脑”。通过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监测、遥感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土壤墒情、气象条件、作物长势的实时监控与智能决策。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35.61万亩,成功打造“百亩块、千亩方、万亩片”智慧农田样板。粮食种植面积达16.42万亩,总产量预计9.26万吨,科技赋能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生根。
玉门市小金湾乡裕盛源万头(有机)肉牛养殖产业园
智能饲喂系统成标配
在玉门市小金湾乡裕盛源万头(有机)肉牛养殖产业园,技术员陈元文正记录圈舍肉牛饲料投喂情况。他说:“产业园目前饲养了4500头肉牛,均采用全程机械化喂养。完成全部饲喂工作只需6分钟左右,并且通过精准控制每头牛的采食量,可使其日均增重1.5公斤,有效缩短饲养周期。每头牛日均可降低饲养成本5元左右。”
如今,智能饲喂系统已成为玉门市各养殖场的标准配置,真正实现牛羊养殖精细化、标准化、高效化。玉门市畜禽饲养量达241.2万头(只),科技不仅提升了养殖效益,更推动绿色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
特色产业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在玉门市花海镇万亩蜜瓜种植基地,新安装的智能分拣线正在高效运转。“每个蜜瓜都要经过糖度检测、外观扫描和自动分级,每小时可分拣5吨以上。”基地技术总监尚志鹏说。通过引进数字化管理系统,基地实现从种植到销售全程可追溯。
玉门市聚焦蜜瓜、枸杞、制种等六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产业“链群提升”工程。通过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借助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智能分拣包装线等先进技术,实现从种植到加工、从仓储到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目前,已建成蜜瓜分拣包装中心、枸杞精深加工车间、智能冷链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4%,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玉门珍好”区域公用品牌借助电商平台和溯源系统,正加速走向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