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市直/驻酒
从一朵“试验棉”到万亩“增收田” ——酒泉市农科院以科技创新引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9-24 09:34:43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29 作者:酒泉融媒记者 郭 军

农业新品种是驱动全产业链升级的核心引擎,更是破解农业增产瓶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硬核支撑”。

近年来,酒泉市农科院紧扣全市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破解产业痛点、服务棉农增收、赋能产业兴旺”为导向,深化院企协同创新,聚焦市场对优质、高产、多抗、宜机采棉花新品种的刚性需求,主攻抗病抗逆、机采适配性、纤维品质改良等核心难题,突破关键技术壁垒,加速选育契合酒泉棉区气候特点与产业实际的优良品种。同时,以新品种为纽带,同步推进良种繁育与配套栽培技术转化落地,构建“五良”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深度融入棉花产业链各环节,为保障区域棉花供给、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助力种业强市建设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良种良技织就“高效棉网”

多年来,作为国家级优质棉基地的酒泉面临成本攀升、机械化适配不足、单产增长乏力三重挑战。对此,市农科院联合龙头企业强化品种选育与成果示范,通过培育推广“酒棉”系列良种、集成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高效转化,引领区域棉花生产迈入现代化新阶段。

如何突破育种瓶颈,筑牢产业发展根基?近年来,市农科院持续深耕棉花育种领域,累计成功选育“酒棉”系列品种29个,实现从“解决有无”到“提质升级”的跨越式发展。针对机械化采收趋势,科研团队重点攻关“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协调性”三大核心性状,培育出酒棉21-27号等新一代品种,抗倒伏能力显著提升、果枝高度适配机械作业、吐絮集中整齐,实现亩均增收300余元,成为棉农广泛认可的“增收品种”。

为深化产学研协同,加速良种市场化落地,市农科院与种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机制,通过“生产经营权转让、联合推广、跟踪服务”等模式,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落地。“十三五”以来,累计转化棉花品种20个,转化金额达325.5万元。与瓜州县春苗种业合作,通过转让“酒棉23号”生产经营权,充分发挥该品种“高产优质、高度宜机采”的优势,今年即在瓜州县推广种植7万余亩,让良种快速惠及广大棉农,实现“科研出成果、企业拓市场、棉农得实惠”的三方共赢。

为构建配套技术体系,实现全程机械化节本增效,研发构建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既节约了种子成本,又省去间苗工序降低了劳动成本。水肥管理方面,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精准供给。病虫害防治方面,应用无人机飞防,大幅提升作业效率。通过喷施专用调节剂抑制顶芽生长调控植株柱型,全面推行机械采收,解决了“人工成本高、打顶不均”的难题。

点亮“希望棉灯”

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核心示范区是“科技成果展示窗”,更是“技术推广播种机”。市农科院通过“核心区攻关、辐射区推广、整村整乡带动”的梯度推进策略,将成功经验快速复制到更多棉区,让科技创新的“火种”照亮万亩棉田。

结合下沉基层、包县抓点、服务“三农”专项部署,市农科院依托国家、省级项目实施,在敦煌、瓜州、金塔3个植棉区精准布局建设8个“机采棉新品种及水肥一体化配套技术”综合示范点,核心示范面积达1000余亩。示范点用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成效,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推广新品种、新农艺2万余亩,形成“核心示范引领、周边同步跟进”的推广格局。

为破解技术推广落地难问题,市农科院棉花育种创新服务团队实行“专家包片指导、技术员包户对接”的网格化责任制,深入田间地头,围绕酒棉系列品种特性及配套栽培规程,年均开展田间指导、跟踪服务超200次,为棉农提供“全生育周期、一对一”精准服务。这种“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服务模式加速了机采棉新品种、新农艺的转化应用,为棉花产业突破劳动力瓶颈、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市农科院还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棉企合作社为技术转化与规模经营主要载体,通过“精准赋能+定向支持”激活产业内生动力,构建“培训+观摩+驻点”三位一体培育体系,在敦煌市、瓜州县、金塔县三大棉花主产区常态化开展机采棉种植技术专题培训,科技帮扶棉花产业化经营主体10余家,其中3家已成长为区域棉花产业龙头企业。发挥企业“头雁”效应,带动80余户农户融入规模化种植体系共享科技红利,为酒泉棉花产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群发展”转型、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白色产业”铺就“金色前程”

近3年,酒泉市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占全市特色经济作物总面积的13%。从产量效益看,2024年核心示范区棉花亩产达461.9公斤,较常规种植增产10.6%,带动区域棉花单产整体提升;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成熟应用,使每亩减少人工成本300余元、水肥成本100余元,叠加增产收益,棉农亩均增收超500元,真正实现“减支+增收”双向发力。

从产业影响看,“酒棉”系列品种凭借优异表现,推广面积快速扩大,成为酒泉棉花提质增效的“核心芯片”。形成的“品种选育+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精准服务”全产业“产学研推”模式,不仅适用于本地,且为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内陆棉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酒泉样板”。

从一朵试验棉的精心培育到万亩丰收田的硕果累累,市农科院始终以“科技兴农、助农增收”为使命,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驱动、机械化支撑、全产业链协同”的现代棉花产业发展之路,为保障西北内陆棉区供给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和种业振兴贡献了“农科力量”。 (酒泉融媒记者 郭 军)

责任编辑:田雪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