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金塔县税务局积极落实环保税政策,深化部门协作,创新服务机制,将绿色税收理念切实转化为企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位于北山深处的金塔县亚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铜精矿粉、硫金沙生产及粗铜冶炼的矿山企业。走进厂区,两座大型回水浓密池格外引人注目,通过对尾矿废水进行浓缩、沉淀和处理,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这一转变源于企业围绕减少尾矿堆存、提高废水回用率所实施的生产工艺与设备升级。
金塔县税务局主动靠前、精准服务,积极联合县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及时获取县域内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信息,严格遵循“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监测、信息共享、协作共治”的征管机制。在持续强化环保税固定税源管理基础上,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绿色税制激励与约束作用。
“近三年,公司累计享受各类税费优惠207万元,全部投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区环境整治。目前,生产经营已全面步入正轨,预计今年可处理原矿34万吨,生产铜金属3200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亿元,同比增长20%;上缴税金9000万元,同比增长11%。”金塔县亚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克伟介绍。
为助力企业加快绿色转型,金塔县税务干部主动走进亚泰公司,开展专题政策辅导,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享受条件、归集范围、申报流程和涉税风险等,进行全面细致解读,帮助企业明晰政策红利,规划长远发展。在税惠政策和税务服务的双重助力下,该企业将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开采与加工工艺水平。
亚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永升表示:“在开采方式上,我们引进智能采矿系统,精准控制开采范围与深度,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开采。已累计投入2.08亿元用于设备升级改造,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气达标排放。”企业坚持在绿色环保上做“加法”,在节能减排上做“减法”,通过持续技改,矿产资源回采率不断提高,尾矿堆存量持续下降,实现了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开发,成为地区绿色矿山典范。
在税收杠杆的精准调节下,环保不再是企业负担,而是转型升级的新动能。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绿色转型之路,一片片生态林在深山茁壮成长,金塔县的绿色发展路径愈加宽广。
“企业既是绿色矿山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通过系列改造,2020年公司成功获评‘省级绿色矿山’。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马永升感慨道。
将绿色作为发展底色的,不止亚泰一家。金塔县源锦莹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同样致力于绿色转型,2023年起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工艺装备升级,从每个生产环节入手,采用更环保、节能、高品质的制砂系统,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双赢,于2024年12月被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库。(酒泉融媒记者 陈 燕 通讯员 王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