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菽卷起千层浪,五谷丰登农家喜。今天,我们迎来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时节的酒泉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广袤的田野上,粮食产量“五连增”夯实了粮仓根基;连片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里,瓜果飘香;现代化的养殖场内,牛羊肥壮;蓬勃发展的加工车间里,农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这是一幅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也是酒泉市广大农民和“三农”工作者用汗水浇灌出的累累硕果。
农业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近年来,酒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的战略部署,以“扩量、提质、延链、增效”为路径,集中力量夯基础、强优势、补短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2024年,一产增加值强劲增长7.3%,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升7.4%,增速稳居全省前列,这正是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最直接的体现。
丰收,体现在“量”的集聚与“质”的飞跃。酒泉市立足资源禀赋,聚力打造七大产业集群,成功培育了羊、种、菜3个百亿级产业,构建起“园区带动、集群发展”的格局。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酒泉市加速建设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24.3万亩设施农业将不毛之地变为产出高效的沃野良田,彰显了科技赋能农业的硬核实力。位居全省第二的粮食单产、占全国半壁江山的蔬菜花卉种子、远销海外的特色农产品,以及高达99%的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共同擦亮酒泉农业量大质优的“金字招牌”。
丰收,源于“链”的延伸与“效”的提升。酒泉市大力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布局建设精深加工产业园,推动产业链不断向上中下游延伸。从地头到餐桌,新业态蓬勃发展;从产品到商品,一大批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运,显著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构建“甘味”品牌体系,建设产销对接枢纽,“酒泉味道”畅销全国、走向世界。
丰收节的喜悦,不仅在于物质的丰盈,更在于对未来充满信心。当前,酒泉市正以组建产业联盟为抓手,加速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步伐。这预示着,酒泉市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更加健全,发展动能将更加澎湃。
丰收,是对耕耘的犒赏,更是新征程的起点。实践证明,只要立足资源禀赋,坚持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路径,寒旱特色农业就能够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丰收,是大地的馈赠,更是辛劳的结晶。“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庆祝丰收的盛会,更承载着“粮安天下”的厚望。随着七大产业集群的加速构建和全产业链的持续完善,酒泉市必将为全国现代寒旱农业发展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笑容更甜,让乡村振兴的画卷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