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戈壁,一条新筑的固沙堤蜿蜒如巨蟒伏地,鳞甲般的格宾网沿堤铺展,静静环护着裸露的沙原……这是敦煌市2025年重点水利生态项目烟丹土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现场。在近百公里外的党河水库——黑山嘴段,另一幅“拦沙堤锁沙”的画面亦同步铺开。两大工程总投资约4000万元,两道防洪保安全与荒漠化治理的坚强屏障在千年绿洲即将建成。
烟丹土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采用格宾石网及护坡砌筑,主要保护河道沿线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耕地安全。党河水库——黑山嘴段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综合治理项目通过新建拦沙堤、铺设草方格等措施固定流沙。项目建成后能有效减少河水掏蚀鸣沙山,确保下游行洪安全。
工程有了“硬招数”,还得配上“软防护”。为了让新筑的防线经得起考验,敦煌市把防汛的关口前移到每次预警、每车物资、每支队伍。
敦煌市水资源事务中心副主任张凡说:“我们在汛前落实山洪防御、防汛包抓及水库、电站、河道、堤坝等防汛责任人,开展防汛演练5场、培训2场,发放宣传品8000余份,确保发生险情及时有效避险抢险;维护监测预警站点设施,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和上游区域信息共享,汛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实时调度应对;储备抢险袋、发电机、铁锹、水泵等防汛抗旱物资30种14.06万件,在党河水库、南湖灌区建立了防汛物资仓库,统筹各镇、各部门落实防汛队伍和机械,与驻地部队建立了协调机制,确保发生险情迅速开展应急处置。”
目前,烟丹土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党河水库——黑山嘴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均已进入冲刺阶段,各项建设任务按计划有序推进,配套的监测预警平台、物资储备库已投入运行。
下一步,敦煌市将常态化开展工程巡查、设备检修和应急演练,构建“发现—预警—处置—恢复”闭环管理体系,切实提升区域防洪减灾和生态保护综合能力,为沿岸群众提供长期、稳定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