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文博 丝路回响”系列述评之三|智汇敦煌 和合共生
——回眸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的时代新程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却能汇聚成推动人类前进的磅礴江河。人类璀璨的明天正源于每一次真诚的对话、每一次跨越疆域的握手、每一次智慧与心灵的碰撞。已成功举办七届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这文明长河中交汇激荡、奔涌向前的重要枢纽。
2018年9月,第三届敦煌文博会以“智慧”为笔,在千年敦煌续写文明交流新篇。来自97个国家的1200余位嘉宾齐聚于此,以数字科技活化文化遗产,以创新理念架设沟通桥梁,既延续了往届文博盛会的开放包容与务实创新,更在智慧化与国际化层面实现重要突破。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以智慧、精致、大众、节俭四大目标为引领,实现从形式到内涵的全面升级。
“智慧文博”成为最大亮点:敦煌研究院发布五年成果,国内首座多场耦合实验室、首台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等创新成果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效支持和服务;“数字敦煌”资源库全球共享30个高清洞窟影像,访问量突破400万次;腾讯地图与莫高窟联合开发的智慧景区小程序将敦煌莫高窟景区生动呈现到手机上,通过提供手绘地图、语音讲解、路线规划、设施查找等服务功能,让千年文化遗产触手可及。“精致文博”体现于细节:主宾国乌克兰带来的摄影作品和民族歌舞荟萃,展现了文明对话的深度与温度。“大众文博”落实于惠民:32项展览、19场演出惠及3万余名观众,真正实现文化成果全民共享。“节俭文博”践行于务实:注重实效而非形式,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文化交流效能。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对平台的拓展与深化。11个高端论坛涵盖文化、生态、科技等多元领域,数字丝绸之路大数据论坛、青年汉学家座谈会等论坛创新议题,为时代把脉。展览规模空前,6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件展品打造了“丝路文明百科全书”。从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珍品到敦煌壁画古乐器复原展,从乌克兰摄影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既传承经典又拥抱创新,展现了百花齐放的文化艺术魅力。文艺演出践行中国内容、国际创意,以国际化剧场艺术元素诠释丝路精神。《相约敦煌2018》等4台演出均采用中英双语主持及字幕,俄罗斯作曲家与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联袂创作交响乐《丝绸之路·敦煌》,实现音乐语言的跨地域共鸣。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的突出成就还在于其深远的实效性与转化力。以文博会为契机,敦煌做大做强会展产业,聚力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构建起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2024年接待游客2092万人次。2018年,敦煌文博会荣获“十大政府主导型展览会”大奖,其论、展、演、创、贸、游“六位一体”模式成为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框架性模式。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其文化展示与交流的广度,更在于其生动诠释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正转化为多边合作机制与人文共识。乌克兰作为主宾国的深度参与,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敦煌研究院数字化保护的创新实践,为人类文化遗产存续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些成就表明,文明互鉴不仅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
从智慧文博的开拓到文明互鉴的深化,敦煌文博会始终以创新之姿回应时代之问,以包容之态汇聚世界之声。它已由一场盛会演进为一种机制、一座平台、一条纽带,既承载丝路千年记忆,又联通全球未来愿景。
即将启幕的第八届文博盛会,必将进一步彰显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与永恒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