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8月,酒泉市实现命案“零发生”。这一成效并非偶然,而是酒泉市坚持以主动创稳为引领,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构建“多方联动+多元共治”立体化治理体系的扎实成果,为全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酒泉样本”。
协同发力 压实责任强根基
今年以来,酒泉市委政法委将命案防控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以“六个不发生、四个下降”为核心目标,构建“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责任闭环”的工作机制,推动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走深走实。
“我们构建了党委主责、政府主抓、政法主战、部门主建、基层主防责任体系,实现情报共享、问题联治、风险联控,筑牢政治安全底线,坚决防止暴恐案事件发生。”酒泉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杨建斌说。
同时,全市持续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依托“天网”“神箭”等专项行动,实现“大案快破、小案多破、积案必清”,推动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双下降”;各级综治中心实战化作用充分发挥,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一件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人防+智防” 筑牢立体安全网
基层派出所是社会治安的第一道防线。以肃州公安分局东城关派出所为例,该所辖区人口超6万人,通过民警下沉摸排、警网融合、警调对接等方式,将婚恋、邻里、劳资等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问题早发现、早介入,群众报警量少了,满意度和安全感明显提高。”肃州公安分局东城关派出所教导员康丽说。
在全市范围内,这样的基层治理实践随处可见。金塔县特巡警夜市巡逻、肃北县“摊位联防”机制等创新做法,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警察在身边、安全在身边”。
“我们以现代警务建设为牵引,构建‘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打造全域智能化感知体系。目前,全市90%的小区建成智慧安防小区,民警配备4G执法记录仪、AR眼镜等移动警务装备,重点区域实现‘1、3、5分钟’快速响应,有效震慑违法犯罪。”酒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段长英说。
值得一提的是,肃州区创新“天网+地格+人防”巡防模式,依托无人机机巢、5G执法记录仪等科技设备,构建“三圈三层”防控圈,实现了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0.4%,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8%。
多元解纷 源头防控
“一年没要回的债,调解员一早上就帮忙要回来了。”市民王丹说。王丹在肃州区综治中心的介入下,顺利追回4.2万元欠款。
这在酒泉并非个例。
“我们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整合调解、仲裁、复议、快审等功能,无差别受理群众诉求,确保矛盾纠纷闭环化解。此外,我们还推出‘多中心合一’信息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实现纠纷在线受理、流转、督办和‘一案一码’跟踪管理。”肃州区综治中心副主任许建刚说。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肃州区综治中心受理纠纷14112起,成功化解12203起,化解率超86%。
此外,全市各级综治中心在重点领域推行“法律明白人+乡贤调解”模式,易激化纠纷化解率达96.5%,从源头上消除了案件隐患。
如今,“零命案”成为酒泉市社会治理的新起点。从多部门协同的责任闭环到“人防+智防”的立体防控,再到多元高效的矛盾化解网络,酒泉市正以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的实践,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可复制推广的社会治理路径,为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写下生动的酒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