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街社区开展邻里客厅议事协商活动。
阳关路社区党员志愿者在社区筑梦书屋组织开展亲子手工制作活动。
“暑假孩子没人看,工作时总惦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通过‘邻里议事厅’反映了自己的困难。社区党委牵头,物业、业委会和辖区培训学校现场协商,举办了社区‘红领巾’爱心免费托管班,有效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肃州区阳关路社区居民李玲说。
近年来,肃州区将基层治理优势力量凝聚起来,切实推动治理服务模式由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升级。通过整合辖区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社区合伙人”,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难题共解、发展共促”的基层治理联动机制,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单元、每户居民,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肃州区西北街街道阳关路社区构建了社区党委统一领导,“党支部+楼院网格+业委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两代表一委员”、辖区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爱心商户等共同参与的“1+3+N”治理体系,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肃州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立强说:“我们打破过去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通过社区搭台、‘合伙人’唱戏,让社区治理变得更加专业化、智能化、个性化,也更加贴合居民实际需求,有效增强了社区的自我‘造血’能力和发展韧性,推动社区在善治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搭建平台,规范议事,凝聚多元共治强大合力。肃州区充分发挥“社区合伙人”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和集体智慧,推动多元主体在制度框架内凝聚治理共识,共商社区发展之计。建立健全“问题发现—协商议事—协同解决—反馈评价”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意见建议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落实,切实将各方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有了‘社区合伙人’,邻里关系更融洽,社情民意更畅通,公共服务更多元,为社区治理注入了全新动能。”肃州区北新街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陈蓉说。
肃州区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导向,引导“社区合伙人”通过结对帮扶、公益活动、技能培训等形式,在社区养老、文化体育、矛盾纠纷调解等重点领域实施多元化服务项目,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实效。
“我们通过引入‘社区合伙人’机制,实现社区资源高效利用,增强了群众参与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肃州区阳关路社区党委副书记毛伟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