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玉门市
玉门市推动乡村振兴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时间:2025-09-05 10:32:21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15 作者:韩璇 孙婕 赵国新

让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玉门市推动乡村振兴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乡村振兴,民生为要。今年以来,玉门市锚定增收有渠道、技能有提升、生活有保障、权益有维护的民生目标,以就业帮扶为牵引、以技能赋能为支撑、以民生兜底为底线,推出一系列靶向精准的务实举措,全力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收获稳稳的幸福。

就业帮扶拓宽增收之路

“以前找工作到处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参加招聘会,还能去企业实地观摩,心里很踏实。”通过“春风行动”在玉门市找到工作的何文超说。

为了让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就业意愿精准对接,玉门市线上线下齐发力,上半年开展“抖音招工”“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32场次,提供岗位2700个,3697名脱贫劳动力顺利找到工作。

玉门市还组织570余名务工人员走进艾郎风电、凯盛大明等企业,沉浸式感受生产环境、薪资待遇等。“亲自看到车间里的设备和工作氛围,比听别人说多少遍都管用。”参与观摩的张平说。这种零距离招聘模式,成功为园区企业招到917名员工。同时,3家就业工厂和1家帮扶车间变身“家门口的增收站”,使1380人实现就近就业,其中151名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红火。

技能培训打开致富大门

“以前只会种地,现在学会了无人机操作,不仅好找工作,工资还高。”参加完无人机操作培训的玉门市民严平说。

玉门市坚持以训促业、以技赋能,创新推出“培训+岗位推介+跟踪服务”闭环模式。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数据分析,摸清企业岗位缺口,量身定制“理论+实操+认证”培训方案,并为学员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让培训和就业无缝衔接。

针对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质新业态发展需求,玉门市开展了挖掘机驾驶、电工、无人机操作等特色培训,1023名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了新技能。随后举办的6场专场招聘会精准匹配2025个岗位,培训就业率超65%。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手握“技能钥匙”,打开了致富大门,从靠力气吃饭变成凭技术挣钱。

民生保障厚植幸福底色

“养老金又涨了,现在每月能领208元,生活更有保障了。”68岁的玉门市民刘大爷说。

今年,玉门市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03元,65岁以上老人提高到208元。

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社保福利,玉门市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工作人员走进乡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政策,手把手指导农民参保。

“以前不知道新业态也能参保。多亏工作人员上门讲解,现在我也有了社保,心里踏实了。”玉门市新业态从业者小周说。至目前,玉门市9.24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2.4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2.1万人参加了工伤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95%,较去年增长0.12个百分点,一张坚实的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权益维护让劳动者安心

“没想到拖欠的工资这么快就追回来了,太感谢你们了。”拿到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牟先生激动地说。

为守护劳动者的“钱袋子”,玉门市建立协同联动、会商研判、预警监测、应急处置、联合惩戒5项机制,通过案件“双交双办”,实现欠薪线索“一处受理、快速分流、一体执法、吹哨联办”。

至目前,玉门市已办结国家和省级欠薪线索平台反馈线索778件,书记信箱、领导留言板等平台线索91件,12345热线及来电来访线索594件,为1134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1396.9万元。一次次硬核行动,让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从求职者脸上的笑意到老年人手中的养老金凭证,再到务工者追回欠薪后的踏实神情,一个个鲜活的瞬间串联起玉门市乡村振兴的民生温度。民生保障没有终点,只有一个个新的起点。玉门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更精准的服务、更务实的行动,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群众,让心气顺、日子甜成为群众生活的常态。


责任编辑:赵瑾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