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肃北草原上,党城湾镇老党员那木德力家飘出阵阵奶茶香。十几位牧民和乡镇干部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村里最近要解决的要紧事。
“以前我们找干部,现在干部来找我们。喝着奶茶聊着天,就解决了我们愁盼的事。”那木德力笑着说。他是党城湾镇红柳峡村的议事小组长,家里常年设有“奶茶议事点”。像这样的议事点,目前已覆盖肃北县所有村和社区。
近年来,肃北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度融入民族文化特色,创新建立“奶茶议事会”机制,把协商平台搬到牧民家中、蒙古包内,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上门转变,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我们在每个村和社区都设立固定议事点,由村委会、居委会骨干担任议事长、老党员任小组长。”肃北县人才工作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王虎宁说,“奶茶议事不仅是形式创新,更是机制创新,它是我们收集民情、发现风险的第一触角,也是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前沿阵地。”
如何让基层治理更“对味”?肃北县通过“奶茶议事会”广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开启“金点子”征集之门,引导牧农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肃北县推行协商议事“五步工作法”,广泛听取意见、凸显议事实效。至目前,已收集各类隐患问题及意见建议600余条,真正实现了从“议论纷纷”到“议事纷纷”。
议得好,更要做得到。肃北县“奶茶议事会”注重“议”,更强调“做”,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
据悉,党城湾镇通过议事协调解决了河西区域供水不足等实事;马鬃山镇收集群众建议34条,成功协商降低马桥一级公路收费标准等问题;石包城乡依托“奶茶协商+蒙古包协商”模式,妥善处理牧道出行、牲畜损毁青苗等纠纷;盐池湾乡发挥“马背网格员”优势,深入牧区收集议题,有效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12件。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肃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相越说:“‘奶茶议事会’喝的是茶、议的是事、连的是心。它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是基层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
从蒙古包到议事点,从草场到社区,“奶茶议事会”正成为肃北县基层治理中的一抹亮色,持续为乡村振兴与社会和谐注入暖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