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瓜州县双塔镇现代枸杞产业综合示范园区,一台台枸杞加工设备高速运转,鲜红饱满的枸杞鲜果经过清洗、压榨、杀菌等工序,变成色泽鲜艳的枸杞原浆,即将发往全国各地。这片忙碌景象背后,是瓜州郝氏粒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成长烦恼”到稳健前行的蜕变,更是瓜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创业人才链赋能产业发展链的生动实践。
2023年,郝氏粒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瓜州落地,投入2400万元建成1座现代化枸杞精深加工基地,包括2条枸杞原浆及饮品生产线、1条包装生产线及1座冷链物流中心,搭配完善的水电绿化设施,让企业一投产就展现出强劲动能:日加工枸杞鲜果60吨、年产原浆3000余吨,实现年产值1.5亿元,带动4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然而,企业的壮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今年初,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巨额资金投入让企业陷入“钱袋子”告急的困境,更棘手的是枸杞产业的季节性特征:收获旺季车间里常常闹“用工荒”,可到了淡季,闲置劳动力又成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一边是机器等米下锅,一边是资金周转不开,那段时间真是愁得睡不着觉。”瓜州郝氏粒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宇坦言。
破解难题的钥匙,在人社部门的服务清单里。今年以来,瓜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带着“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宣传”的诚意,把办公桌搬到了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用一系列“组合拳”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资金活水如何精准滴灌?
线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瓜州县融媒体中心联动发力,把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编成“明白纸”和短视频,让企业一看就懂。
线下,工作人员走进园区、守在公园,面对面讲解申请流程。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还主动当起联络员,与银行反复协商,将贷款审批流程“瘦身”成线上申请、线下核验、快速放款的“一站式”服务。不久前,400万元贷款稳稳流入瓜州郝氏粒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账户,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劳动力供需的季节差怎么补?一张覆盖全县的就业网悄然织就。人社部门建立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像“人才超市”一样精准匹配供需;“春风行动”招聘会开进乡镇集市,“直播带岗”让岗位信息触达指尖,“点对点”输送专车直接把工人送到车间门口。至目前,60余场招聘活动带来了2700余个岗位,2000余名劳动力通过“就业超市”“码上就业”等平台找到工作,其中400多人走进瓜州郝氏粒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让企业旺季不缺人、淡季劳务不浪费。
技能人才如何“量身定制”?订单式培训给出答案。群众“点单”想学啥,企业“下单”需要啥,人社部门就联合培训机构“配菜”。枸杞精深加工技术、企业管理课程搬进车间,专业教师手把手教学;“青蓝”工程和“头雁引领”工程持续发力,147名领军人才、83名乡土拔尖人才、198名农村实用人才相继涌现,为企业发展注入活水。
如今,在瓜州郝氏粒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人熟练操作设备;仓库里,冷链物流车整装待发;枸杞原浆从瓜州走向全国,让更多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创业人才链与产业发展链的同频共振,奏响了就业增收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