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历史
“简”识酒泉——汉简背后的丝路往事⑤ | 骏马秋风:追风逐电比飞乌
时间:2025-08-27 09:26:48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26 作者:杨蕴伟

悬泉置出土马蹄(来源:甘肃简牍博物馆)

悬泉置出土马蹄(来源:甘肃简牍博物馆)

悬泉置传马名籍简(来源:甘肃简牍博物馆)

悬泉置传马名籍简(来源:甘肃简牍博物馆)

东汉具鞍铜立马(来源:金塔县博物馆)

东汉具鞍铜立马(来源:金塔县博物馆)

汉代的敦煌,和悬泉置类似的邮驿机构有9个。传马在这些机构里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纵横驰奔,承载着传递信息、迎送使者等诸多重任。

汉代有严格的传马管理制度。比如曾有规定置马、传马每天的饲料是粟一斗一升、菽一升。关于传马的使用,也有严密的法律条文,比如强调使用传马者必须爱惜马匹。按照法律规定,非紧急公务乘坐传车的人,要负责养护马匹三天。如果这三天里马匹死亡,乘车的人要承担责任。

悬泉置传马的主要工作是迎送使者和传递文书。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悬泉置接待过众多来自西域各国的使者与官员,像楼兰王、于阗王等带领的使团,传马驮着使者纵横驰奔,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搭建起各国交流的桥梁。传马同时还肩负着传递诏书公文以及军情急报的重要使命。在悬泉置,上一个驿站发来的皇帝诏令,经整理备案再次发出,大约半小时就能抵达下一驿站。

悬泉置的传马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郡库,郡库会依据各个驿站的需求统一调配传马,这是最主要的供应渠道;另一个就是所在地自行购买。购买的时候,要由该县把所需购买的马名和数量告知卖方,然后卖方把马名印到相应马匹身上,再以公文形式通告相应的津关备案,马匹出关时就以此为依据核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障悬泉置有充足的传马。

悬泉置马匹定员通常为四十匹左右,不过依据出土简牍记载,其数量也会有变化。悬泉置会定时检查清点马匹,将马匹数目及相关情况及时上报,留存书面记录。

考古工作者在悬泉置出土的简牍里发现了近两百个传马的名字,“载星”“载玉”“龙子”“野羊”“赤兔”“游鹰”……给马取名方便核对辨认和记录,是出于工作需要,但是看着这些名字,我们仍然能感受到用马的人对马的喜爱和期待。马自己也可能更喜欢人叫它的名字,而不是简单潦草地说:“去,把那个黑马牵过来。对对对,就是那个鼻梁上有一点白的那个。”

可能是因为马匹饲养管理不善,医疗条件有限,悬泉置马匹死亡情况一度很严重,遭到了上级的严厉申饬。有两件甘露二年的木简上,记录着敦煌郡9个类似悬泉置的驿站共有马360匹。因为养护不善,不到一年时间就死了368匹。从马匹管理的相关程序和要求看,有些时期用不法手段残害官马的现象应该普遍存在。

一旦传马死亡,悬泉置会先对其进行会诊,由马医和相关官吏分析死因,出具爰书,记录下马匹的名字、体貌特征、年龄、死亡原因、查验和见证人姓名。在确认死因是病死后,才会处理死马。通常是变卖换钱,所得款项计入悬泉置的收入,用于购置补充马匹。死马的皮、筋、齿、耳要上交入库,皮、筋、角可作为加工制造器物的原料。齿和耳则作为牲畜死亡的证物,和死马爰书一起上交。


责任编辑:妥超云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