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滩变“金滩” 旧址换新颜
——敦煌市月牙泉镇月牙泉村旅游致富梦成真
当阳光洒在敦煌大漠,鸣沙山与月牙泉相映成趣,敦煌市月牙泉镇月牙泉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着乡村旅游的夺目光彩。近年来,这个毗邻国家5A级景区的村落,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致富之路。
“李广杏如今成了我们的‘摇钱树’。”村民王大叔将金黄的杏子打包装箱。月牙泉村把小小的杏子做成了大文章,不仅注册了专属商标,还办起了杏花节。春天,万亩杏林吸引游客踏春赏花;夏天,酸甜多汁的鲜果和杏干、杏酱等深加工产品,通过电商发往全国。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的敦煌市李广杏协会,聘请技术人员组建李广杏产业党员技术服务队,常年在田间地头教农户疏花疏果、科学管护。全村90%的耕地种上了杏树,户均8亩的果园撑起了村民收入的“半壁江山”,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树”。
清晨的鸣沙山脚下,百余峰骆驼整齐列队,驼工一声吆喝,驼队便向沙漠深处进发。这道独特的风景线,源自上世纪80年代村民凑钱买骆驼组建的第一支驼队。如今,全村1800多峰骆驼成了“香饽饽”,平均每户年收入超5万元。现在,村里又通过骆驼排号拉客的方式,让集体收入稳定增长。游客骑着骆驼看沙海日落,驼工哼着民谣牵着骆驼,清脆的驼铃声成了最动听的致富音。
“一直想体验这样的农家生活。”游客李女士在“杏缘客栈”的院子里跟着店家学做杏皮水。村里117家农家客栈,2000多张床位,80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村党总支牵头搞起了“双五星争创”活动,党员经营户带头亮承诺、比服务。从网上订房到景点讲解,从特色餐饮到民俗体验,标准化的服务让月牙泉农家客栈成了金字招牌。
漫步月牙泉村,硬化路直通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照亮夜晚,健身广场上孩子追逐嬉戏。近年来,村里投入1000多万元,通了自来水、天然气,建了生态停车场、文化活动中心,骆驼也有了专用通道。沙滩排球赛、中秋赏月会、新春庙会等活动更让村子成了网红打卡地。“路平了,灯亮了,游客多了,咱的腰包鼓了,这日子比蜜甜。”老党员马大爷的话道出了村民心声。
这个沙漠边缘的小村庄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在党建引领下,把“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画卷一笔笔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