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玉门市赤金峡景区溪流清澈,两岸绿草如茵,呈现“水清、草肥、景美”的风光。“经过近几年的生态治理,水质明显改善,周边的植被更加茂盛了,客流量明显增加。”景区工作人员李全峰说。
今年以来,玉门市通过创新管护机制、强化整治、推动共治,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提升。监测显示,水功能区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5%。
“过去河道巡查主要靠人工记录,现在通过app可实时反映问题,处理效率提高了不少。”玉门市水务局河湖管理中心负责人李生军说。
玉门市构建“县级总河湖长—乡级河湖长—河湖警长—村级河湖长—护河员”五级联动机制,配套建立通报监管制度。利用“省河长制”app进行智能巡查,今年已完成巡河2500余次,发现的5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环境改善带动了乡村发展,玉门市柳河镇红田园知青食堂负责人张喜来说:“河水越来越清,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玉门市创新采用“查、认、改、罚”四步工作法,累计清理垃圾3.5立方米,整治问题5个。开展采砂专项巡查6次,查处非法采砂案2起,完成14个遥感监测问题图斑核查。同时,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定期监测水质。
“守护河湖生态,共享美丽家园”环保活动广泛发动群众,清理河道垃圾6立方米。目前,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覆盖,各水质断面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全域无黑臭水体。
“河湖治理需要久久为功。”李生军表示,下一步,玉门市将完善智慧监管平台,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河湖保护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共治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