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党的十八大以来,酒泉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把生态立市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坚决扛牢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坚决守好绿水青山。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知之愈深,则行之愈笃。在纵横19.2万平方公里的酒泉大地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对国家“双碳”目标的坚定落实;既是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时代使命,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工程。
青山巍巍,涵养一方水土;绿水汤汤,润泽万物生机。位于祁连山北麓的酒泉,地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拥有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4个4.3万平方公里,祁连山国家公园面积占甘肃省片区的近一半,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山川草木所孕化的清新空气、丰饶物产、壮美风光,是人类生存与福祉无可估量的自然财富。酒泉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如今,在酒泉境内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雪山巍峨、冰川圣洁,河流蜿蜒、水草丰茂,珍稀野生动物种群频现,处处彰显着生机与活力。
生态优势所滋养的宜居环境、所孕育的绿色产业、所蕴含的无限生机,正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磅礴伟力与不竭源泉。酒泉,是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和“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地带,是祁连山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核心攻坚区,也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酒泉市坚定不移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一代又一代的酒泉儿女投入防风固沙,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沙里生金”的历史性转变。从玉门关的春风不度到如今的绿意葱茏,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坚实坚固。
守护生态就是守护文明。在敦煌,莫高窟风沙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通过采取栽植沙生灌木、铺设阻沙网、草方格固沙等生物治沙与工程治沙相结合的措施,建立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进入窟区的积沙量减少95%以上,对敦煌文化遗产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浩浩碧水,朗朗晴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心所盼。酒泉市坚定不移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6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考核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酒泉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
实践证明,只有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实现永续发展;只有胸怀“国之大者”,才能维护好生态安全。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践行“两山”理念,扛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将绿色信念转化为行动自觉,让酒泉大地焕发“绿满山川翠满城”的无限生机,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酒泉实践的永恒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