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肃州区西峰镇侯家沟西苑新村,村道旁的绿树舒展枝叶,各色鲜花在墙头院角绽放,游人的笑声伴着饭菜香飘出老远。村民秦萍萍正麻利地收拾着自家庭院,瓷砖地面擦得锃亮,窗台上的月季开得正艳:“家里家外收拾干净了,住着心里敞亮。我闲了就去村里‘八坊’做烧壳子,既能照看娃上学,还能挣点零花钱。”这村美人和的场景,正是酒泉市妇联深耕“美丽庭院+”建设结出的硕果。
从“小美”到“大美”
庭院焕颜点亮乡村
“周五全村大扫除,参与就能领积分卡。攒够了积分去超市兑换洗衣液、餐巾纸,大家劲头足着呢!”西峰镇妇联专职副主席贺冬萍笑着说。
在妇联组织带动下,妇女们从自家庭院入手,扫干净、摆整齐、种起来,昔日杂物堆变成了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全市4507户“美丽庭院”示范户如星星之火,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的辐射效应。
14.3万人次农村妇女、1.2万名巾帼志愿者定期参与庭院清洁、绿化美化,还主动帮特殊困难家庭收拾屋子。如今行走在酒泉乡村,戈壁绿洲间点缀着一个个干净整洁、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从“颜值”到“产值”
庭院经济鼓起钱袋子
“我们的柴火鸡用的是农户散养的土鸡,客人订了才去抓,吃的就是新鲜家常味。”西苑新村峰韵山庄老板王晓云一边煮鸡肉,一边跟记者唠嗑。这是酒泉市妇联探索“美丽庭院+经济”的生动实践——不只是把庭院扮靓,更让它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妇女们盘活房前屋后的“方寸地”,各显神通:肃州区西峰镇的农事体验馆里,游客跟着农家女学做烧壳子、手工臊子面;敦煌市月牙泉镇的农家客栈,女主人用剪纸、香包装点房间,引得客人频频拍照;瓜州县广至藏族乡的“戈壁小院”里,辣椒、西红柿挂满枝头,成了城里人的“菜篮子”;肃州区泉湖镇的巧媳妇们缝制老布鞋,通过电商卖向全国……庭院里的烟火气,渐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好钱景”。
从“管家”到“主角”
积分超市激发治理活力
8月7日,记者走进肃州区西峰镇沙子坝村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看到货架上洗衣液、洗发露等日常生活用品摆得满满当当,村民正用积分卡兑换物品。“参加环境卫生整治、美丽庭院建设、公益活动等,都能领积分。”村妇联主席韩桂春算起账来,“市、区妇联每年给超市配5000元左右的物资,大家攒积分换东西,积极性高着呢!”
酒泉市妇联还把妇女议事会搬进美丽庭院,大家围坐一起唠家常、解纠纷、议村务。婆媳互夸会、家风故事分享会开得热热闹闹,家风家训写进庭院楹联,妇女微家成了传播文明的小阵地。从打理自家庭院到参与乡村治理,妇女们成了乡风文明的“代言人”,用家庭“小平安”撑起乡村“大和谐”。
如今的酒泉乡村,庭院里不仅有花草芬芳,更有产业兴旺的气息、文明新风的暖意。酒泉市妇联联合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面向妇女开展现代农业技术、乡村旅游服务、电子商务等实用技能培训。争取项目资金,培育扶持52家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巾帼乡村就业工厂,让更多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下一步,酒泉市妇联将继续深耕“美丽庭院+”,让一个个小庭院串起乡村振兴的大图景,让巾帼力量在戈壁绿洲间绽放更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