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肃州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驶入快车道
肃州区西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患者测量血压。
今年以来,肃州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着力破解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显著提升。这背后是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释放的强大动能。
中医新疗法受欢迎
近期,肃州区总医院总寨分院中医疼痛康复理疗科主任李贺雄为腰疼3年的村民王忠进行治疗。“入院不到10天,我就能站直走路了。”王忠说。在肃州区,像王忠这样饱受慢性疼痛困扰的村民不在少数。
为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李贺雄赴省级医院进修,将“正清风痛宁三联序贯疗法”引入乡镇。“这是激素的替代疗法,纯中药制剂,副作用小,抗炎止痛、活血通络效果显著,对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关节炎等效果很好。”李贺雄说。该疗法结合定点注射、透药、口服及艾灸、针刺等24种中医适宜技术。
肃州区总医院总寨分院的变化是紧密型医共体“上帮下”的缩影。“公立医院改革以来,肃州区总医院(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定期下沉坐诊,疑难杂症得以解决,我们的技术和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肃州区总医院总寨分院院长殷毓琪说,这种“请进来教”的模式,让优质资源真正惠及基层。
“五大中心”架起便民高速路
“家门口就能拿到肃州区总医院(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检验报告,真方便。”在肃州区总医院西南街分院取报告的患者赵花说。
医护多用心,患者少跑腿。肃州区总医院西南街分院依托医共体协同优势,创新成立影像心电中心、检验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病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五大中心”,与肃州区总医院(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实现无缝衔接。“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远程会诊”的模式高效运转,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即可享受二级、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肃州区总医院西南街分院去年至今完成远程X线检查1150人次、远程心电图检查147人次,向上级医院送检标本158人次,远程病例会诊93人次,累计服务患者1548人次。医共体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共享,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肃州区已有3家卫生院首次开展二级手术,全区基层门诊量增长30%,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89%,“首诊在基层”的健康格局正加速形成。
远程会诊打破时空壁垒
在肃州区总医院(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老年病科主任赵丽萍正通过屏幕为玉门油田生活基地的一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外伤护理的远程会诊。仔细查看患处照片、询问用药情况后,她给出了专业的治疗建议。
“远程会诊的费用,省内专家免费,省外专家按级别在200元至400元,患者减少了奔波,在市内医院报销比例还高。因此,这一年患者外出就医比例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肃州区总医院(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工作人员孙萍说。
近年来,肃州区总医院(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着力打造跨区域医疗协作平台。远程会诊中心联动37家医疗机构,专家库扩容至150人,93名专家年服务量超千例。依托“互联网+医疗”模式,成功突破地域限制,邀请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红玲为晚期肺癌患者远程会诊;连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专家为腹腔黏液假瘤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肝动脉灌注化疗成功救治肝癌患者……优质医疗资源实现跨时空共享,生命救治的快速通道由此开辟。
“紧密型医共体的核心在于总医院与基层机构的紧密协同、双向赋能。我们将持续深化医共体建设,大力推动智慧医疗应用,让协同更高效、资源更下沉、服务更优质,为群众开通更便捷的健康通道。”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小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