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西向开放的咽喉要道,酒泉市承担着全省半数以上的大件运输勘验任务。一些大件设备尺寸超长、超宽、超高,重量可达数百吨甚至上千吨,这对运输路线选择、道路设施承载力及桥梁、隧道等关键节点都带来严峻挑战。加强大件运输车辆监管,保障其顺利安全,既涉及企业利益,也关乎酒泉市营商环境优化,是考验交通管理部门履职能力的“试金石”。
构建“专班负责+动态清单”管理模式
酒泉市公路交通网络密集,国道、省道交汇,是新能源装备运输的核心通道。作为西北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风电叶片、机舱、轮毂、塔筒等特种运输需求旺盛,超大型设备运输直接关乎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但超限运输存在重大道路安全隐患,监管必须精准高效。
今年7月25日,在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园,一辆装载着风力发电机机舱的特种运输车辆缓缓驶入便携式地磅检测区,酒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手持智能终端,系统自动匹配车辆数据,10分钟就完成了超限检测与证件核验全流程。
“这样的巨型设备,每天要验放20余台,勘验标准必须与大件运输车辆通行许可申报信息完全一致。”酒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段生军紧盯着实时回传的执法画面说。
为有效破解大件运输监管难题,酒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七县市区道路执法部门,为全市50余家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建立运输需求台账,按季度更新产品外运计划;在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园、南园各设立1个前置服务点,提供预约勘验、路线规划等一站式服务,从源头降低超限风险。
“我们推行‘一企一策’服务机制,组建4个走访小组深入企业调研,建立‘企业需求、问题整改、服务跟进’三张清单。此外,推出柔性执法‘两轻一免’清单,对37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免罚,配套建立‘违法预警—限期整改—依法查处’分级监管模式,对未造成实质危害的违规运输行为,通过约谈教育、技术指导等方式督促整改。”酒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综合执法科科长丁吉明说。
科技破解大件运输监管难题
在酒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监测与指挥中心,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大件运输车辆的运行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市核查各类大件运输车辆6443辆,占全省起运地勘验核查量的50%以上;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现场勘验车辆4516辆,占全市总量的70%、全省总量的35%,多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如今,在科技手段加持下,已建成投用G331线、G215线3套非现场执法设备,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自动采集数据、生成文书,案件全程线上办理,超限车辆查处效率提升68%,非现场执法占比达80%。
“非现场执法、无人机巡查、固定检测站、流动执法‘联动作战’,让超限率控制在1%以内。今年上半年,全市查处超限车辆650辆,含‘百吨王’64台,涉及中重型货车的亡人事故同比下降。”段生军说。
夜幕下的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园,临时检测区依旧忙碌。
“总重156吨,与申请数据一致,放行。”酒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薛长江操作智能称重设备,对一辆装载风力发电机机舱的运输车完成检测。
“现在预约检测快多了,不像以前要排好几天队。”司机陈建军说。
从新能源装备的高效转运到煤炭能源的稳定输送,酒泉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正以“零积压”“零投诉”的成绩守护着道路安全,保障着物流畅通,为全省大件运输监管提供了酒泉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