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妈”拥军爱心服务队成员翻看老照片。 孙艳 摄
今年以来,肃州区以“弘扬航天精神、打造拥军之城”为主线,扎实推进双拥共建工作,通过创新机制、培树典型、升级服务,全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大拥军格局,让双拥之花在新时代绚烂绽放。
在肃州区东北街街道东文化街社区“退役军人之家”,“老妈妈”拥军爱心服务队的成员围坐在一起缝制爱心鞋垫。针线翻飞间,一双双花样精致、厚实平整的鞋垫逐渐成形,这是她们坚持56年的拥军传统。91岁的熊燕芝是服务队目前最年长的成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2013年结对认亲后,她多了3个“兵儿女”,延续了她与部队的深厚情感。如今虽年事已高,但她仍坚持亲手缝制鞋垫送给“兵儿女”。
“结对12年,我们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正因为热爱部队,所以更疼爱这些当兵的孩子们。”“老妈妈”拥军爱心服务队副队长熊燕芝说。
“老妈妈”拥军爱心服务队成立于1969年。56年来,从最初为部队官兵拆洗被褥、缝补衣服、送拥军鞋垫,到结对认亲、讲家乡事、叙家乡情,她们将拥军精神代代相传。
“老妈妈”拥军爱心服务队成员展示送给“兵孩子”的扇子。 孙艳 摄
“老妈妈”拥军爱心服务队从成立初的13人发展到现在的110人,由一个拥军服务队拓展到6个志愿服务小队,服务内容延伸至开展党建活动、志愿服务等。至目前,“老妈妈”拥军爱心服务队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800余场次。
“老妈妈”拥军爱心服务队队长李金香说:“‘兵妈妈’‘兵爸爸’遍布肃州区各社区,从多方面拥军优属、帮扶退役军人与困难居民、孤寡老人,发挥余热,为社会添砖加瓦。”
“如今,‘老妈妈’拥军爱心服务队已成为肃州区一张响亮的名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初心和使命。社区将继续联动‘银发力量’,系牢军民团结纽带,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动人篇章。”东文化街社区副主任李婷说。
在肃州区官北沟社区,“红色宣讲团”成员、退役军人涂小东结合自身经历,为社区干部、居民、党员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激励大家在工作生活中团结进取、奋斗拼搏。
官北沟社区居民刘颖璐说:“他们军装虽脱,但军魂永驻。无论过去保家卫国,还是如今守护社区,他们的奉献精神始终影响着我们。希望社区将这份敬意一直传承下去,让军民情谊越来越浓。”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通过参加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讲述军旅生涯,提升了归属感,发挥了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希望以此激发大家爱党爱国的热情,让红色基因更好传承发扬。”涂小东说。
官北沟社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融入社区治理、队伍组建、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用好红色资源、提升服务质效、赓续红色基因。
官北沟社区副主任马岚说:“我们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精准度,积极探索社会化拥军优属新路径,努力把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暖心、更有成效。”
肃州区与驻肃部队开展共建活动。(肃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供)
肃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工作专干林会荣说:“今年以来,肃州区双拥工作以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凝聚军民向心力为目标,扎实推进双拥共建工作,形成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军地协同,创新双拥活动载体,强化宣传引领,营造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
一双鞋垫,垫起的是军民连心的温度;一场宣讲,传递的是永不褪色的信仰。今年以来,肃州区扎实推进双拥共建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走访慰问驻肃部队及官兵家庭,对接组织现役军人家属参加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和机会,解决官兵“三后”问题;深化共建融合,驻肃部队开展义务诊疗、爱心理发、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5场次,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20场次,覆盖4200人次;培树“老妈妈”拥军爱心服务队等先进典型,维护双拥文化阵地,巩固军民团结社会基础,绘就新时代双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