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酒泉新闻
麦收正酣 颗粒归仓
时间:2025-07-30 10:34:14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28 作者:酒泉融媒记者 米静 杨婷 实习生 李雯婷

7月的酒泉大地,骄阳似火,麦浪翻滚,农机手驾驶大型收割机穿梭田间,饱满的麦粒散发着清香,正从田间粒粒归仓。

7月21日上午,肃州区银达镇关明村的麦田里传来收割机的隆隆声,5台大型收割机如同钢铁巨兽,在齐腰高的麦浪中来回穿梭,切割、脱粒、清选一气呵成。

肃州区银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燕站在田埂上,紧盯收割机的作业轨迹,不时提醒农机手调整参数。

“为保障收割安全、减少颗粒损失,我们提前对全镇跨区作业的农机手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安全操作规范、割台高度、行进速度等。”张燕说。

在不远处的酒泉慧农兴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麦田里,理事长孙治忠弯腰抓起一把麦穗,饱满的麦粒从指缝间滑落。他告诉记者:“这400多亩‘宁春4号’小麦是从宁夏调的原种。你看这麦穗,穗大粒满。”

“继续往前走,左转弯就到了。”7月25日上午,甘肃农垦亚盛股份田园牧歌草业集团公司黄泥堡基地负责人高元平站在田埂上引导农机手作业。这片超过3000亩的麦田,是该企业践行粮食安全责任的生动注脚。

据高元平介绍,基地的小麦全部采用滴灌种植模式,既节水又高产。国家每亩补贴200元,肃州区每500亩再补贴15万元,让企业更有底气投入粮食生产。

“这麦穗比往年饱满多了。”高元平随手摘下一个麦穗揉搓起来,金黄的麦粒簌簌落下。据他透露,小麦收割后,地里将复种小油菜和白菜,让土地不“歇脚”,最大化发挥产能。

“今年的小麦从7月10日就开始收割了。从金塔到肃州,我们跟着麦熟节奏走。”酒泉鸿盛源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手王坤德是酒泉本地人,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也深知农民种粮不易。

“我们在收割的时候,力争将割茬放到最低、将抛洒减到最少。把活干细,让乡亲们多收点,比啥都强。”说话间,王坤德跳上收割机,金色的麦浪在机器身后化作整齐的麦茬。

丰收背后,是酒泉对粮食安全的执着守护。今年以来,酒泉市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制定《全市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逐级压实责任。各县市区均出台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等技术,不断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02.7万亩,其中小麦34.1万亩,建成8个千亩连片示范点。

责任编辑:赵瑾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