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服裙摆拂过两千年前的简牍,当稚嫩笔触临摹戍边将士的笔迹,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金塔县博物馆悄然展开。近日,20位身着汉服的小小传统文化爱好者走进金塔县博物馆,解锁汉简里的边塞故事。
“这些木片上的字,藏着古代士兵如何守卫长城的秘密……”在《肩水金关——汉简文化陈列》展厅,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社教老师指尖划过泛黄的简牍复制品,娓娓道来汉代边塞的防御体系:从烽火台的预警信号到戍卒的日常巡逻,再到物资运输的记账文书,一枚枚简牍仿佛变成时光胶囊,将两千年前的边塞生活画卷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
在肩水金关大讲堂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汉简课堂”火热进行。社教老师以生动的故事串联起汉简的历史背景:“为什么古人要用木简写字?”“长城脚下的士兵如何传递消息?”一个个问题点燃了孩子们的求知欲。
当讲到肩水金关简牍中记载的“戍卒日迹”时,孩子们纷纷感叹:“原来古代的士兵和我们一样,也要写日记呀!”
随后,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拿起毛笔蘸取墨汁,在仿汉木简上一笔一画地临摹。虽然笔触稚嫩,却透着满满的认真。
这场沉浸式简牍文化之旅,让孩子们在触摸、聆听、书写中与历史紧紧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