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肃州区
肃州区下河清镇紫金村用“土方法”酿出集体经济“甜日子”
时间:2025-07-28 09:45:47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22 作者:酒泉融媒记者 米静

荒滩变粮仓 旧址起新景

——肃州区下河清镇紫金村用“土方法”酿出集体经济“甜日子”


盛夏时节,在肃州区下河清镇紫金村,千亩桃园的果香扑面而来,生态文化苑里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这个曾以传统作物种植为主的村庄,如今靠着土地集约化和文旅融合的新路子,让集体经济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紫金村原来有大片闲置集体土地,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2016年,村两委班子合计:“这么好的地,不能就这么荒着。”于是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到周边乡镇和武威、定西等地洽谈对接,用“长包短定”的办法引来了种植户。

“地还是集体的,人家来种,我们年年收租金,还能让地越种越肥。”村民们算起这笔账,心里亮堂得很。如今127户种植户在村里安了家,3000多亩闲滩空地变成了良田,租金从当初每亩100元涨到210元至500元,给村上带来不少收入。

村里还请来农技专家,手把手教农户种辣椒、甜叶菊,地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33万元。

不光土地生金,村里的文化旅游也重获新生。在紫金生态文化苑,古色古香的乡村大舞台上正演着村民自编的节目,网红风车长廊下年轻人举着手机打卡。村里投入50多万元,把闲置的小学改造成紫金生态文化苑。烧烤区里飘着烤肉香,农耕体验区里孩子们正跟着老农做农活,产业馆里的辣椒、甜叶菊样品引得游客驻足。旁边的千亩桃基地,春天赏花、夏天摘果,成了城里人周末旅游的好去处。靠着这些,村里仅休闲旅游、农耕体验,一年就能增加20多万元收入。

腰包鼓了,实惠全都落在村民身上。近年来,14个居民点的道路全部硬化,150户厕所重新改造,13个村民小组的田间路也修得平平整整,村里还从集体收入里拿钱给全村人医保补贴。村民们纷纷夸赞:“路好走了,环境美了,看病还有补贴,这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

如今的紫金村,地里的庄稼长得旺,文化苑里人气足,集体经济的账本一年比一年厚。这个曾经不起眼的村庄,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路,让产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的愿景,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


责任编辑:赵瑾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