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酒泉新闻
酒泉种业振兴的创新实践
时间:2025-07-25 11:13:31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283 作者:酒泉融媒记者 边世文

让“中国碗”装上更多“酒泉种”

——酒泉种业振兴的创新实践


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腹地,这里年均日照超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种子生产的天然“净化场”。

去年,一组亮眼的数据标注了酒泉种业在全国种业版图中的坐标:全市农作物制种面积达74.8万亩,对外制种面积突破10.5万亩;年生产各类种子1.6亿公斤,其中蔬菜种子供种量占全国的50%、花卉种子供种量占全国的70%、蔬菜花卉种子出口量占全国的50%;实现产值45亿元,兑付农民制种款34亿元,农民人均来自制种产业的可支配收入达7645元;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1442个,获得新品种权保护的数量持续攀升……这份沉甸甸的“种业答卷”背后,是酒泉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在种质资源保护、科技创新驱动、全产业链构建、政策体系护航、国际合作拓展等多维度的创新实践,矢志让更多优质的“酒泉种”装满“中国碗”,并走向世界餐桌。

25万份种质资源的守护

种质资源是种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种源安全的战略基石。近年来,为全面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构筑强大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酒泉市联合省内科研院所,广泛收集、整理种质资源,不断提升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有量。

制种花卉

酒泉市蓝翔园艺种苗有限责任公司草本花卉种质资源库建成于2018年,安全储藏了3700多个品种、1.85万份花卉及观赏植物种质资源。“针对品种多样性和品种退化的现状及种质资源保护的迫切性,我们建设了1300平方米的花卉种质资源库,种植栽培种质资源品种1.2万平方米,丰富了国内植物的多样性,并得以长久保存。”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陈凤娇说。

在酒泉庆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蔬菜种质资源库,3.2万份粮食、油料及牧草等关键品类的种质资源有序存放。通过与省内高校共建,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实现了种质资源快速查询和高效利用,可为农作物品种准入和新品种权执法提供技术支撑,还能为祁连山脆弱生态区的植被恢复提供珍贵的本土种源储备。

制种花卉

目前,酒泉市建成酒泉市农科院河西走廊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库、敦煌种业玉米研究院玉米种质资源库等6个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各类农作物、牧草、特色经济作物种质资源超过25.7万份。

通过强化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酒泉市持续加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力度,构建完善的权益保障体系。

肃州区种业发展局副局长陈琛说:“我们依法强化植物新品种权保护,通过健全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管等措施,保障新品种所有者权益,营造种业创新良好生态。”

依托种质资源库建设,酒泉市进一步激发种业企业创新活力,推动资源保存工作从收集转向定向研发。截至今年,酒泉市蓝翔园艺种苗有限责任公司共申请品种权保护36个,其中35个已获初审通知,为打造“酒泉花种”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14个平台的硬核支撑

创新,是种子企业发展的第一原动力。酒泉市通过搭建高端平台、突破核心技术和培育创新主体,全力打造种业科技创新高地。

作为国家农作物种业(玉米)阵型企业,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单倍体育种技术是玉米育种的革命性技术,能有效解决玉米育种选系周期长这一共性技术难题,大大加快育种进程。

近日,在敦煌种业研究院生物育种实验室,自动化高通量玉米单倍体分选仪高效运转。据敦煌种业研究院院长助理葸阳介绍,通过建立生物育种实验室,自主开展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搭建起单倍体工程化育种平台,DH系年产达1万份以上。

近年来,敦煌种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累计投入1.5亿元,构建起“一院六站三中心”的研发创新体系。每年研发投入稳定在2000万元以上,超过销售收入的8%。持续投入带来了丰硕成果:至目前,敦煌种业累计审定玉米新品种57个,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为西北乃至全国玉米用种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酒泉金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制种基地,荣获2025年种子大会“好吃玉米”金奖(排名第一)的糯玉米“金糯243”和“好吃南瓜”金奖(排名第四)的“板栗F85”长势喜人。

作为本土种子企业,酒泉金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近几年发展迅速,科研投入逐年增加,2024年达300多万元。公司销售部经理陈涛说:“公司制种面积从最初的几千亩到今年的近万亩,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选育的100多个新品种畅销全国,科技创新是我们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持续强化科技创新,酒泉市创新生态形成集群效应,已建成包括敦煌种业院士工作站、戈壁农业院士工作站、甘肃省玉米种业研究院、酒泉特色作物种业研究院、酒泉戈壁生态农业研究院等在内的14个种业技术创新研发平台。至2024年底,全市培育具有研发创新能力的种业企业38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品种1442个。预计到2030年,全市累计登记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将达2000个,获得新品种权保护的数量将突破200个。

78万亩制种基地的现代化转型

酒泉种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研发端,更体现在从田间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整合与韧性构建上。通过贯通“产加销”、链接“二三产”、协同“育繁推”,酒泉市用小小的种子,串联起一条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力优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今年,酒泉市制种面积达78万亩,比去年增加3.2万亩,预计全年种子产量1.8亿公斤、产值48亿元。

在肃州区三墩镇,一幅壮阔的现代农业画卷铺展开来:在千亩向日葵制种基地,工人穿梭其间进行人工授粉。这里是甘肃同庆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基地,也是酒泉市最大的向日葵制种基地。

甘肃同庆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向日葵、玉米新品种研发与种子生产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种子企业。销售总监王星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品种研发持续加力,每年都有新品种推向市场。目前,“同庆5号”“同庆6号”两个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已分别达30%~40%。

工人在制种瓜田里劳作。

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直接惠及的是当地农民。肃州区三墩镇鸳鸯村驻村第一书记谢文耀向记者细数着种业红利:通过制种基地标准化建设,土地流转到种子企业,使得流转金从早些年的每亩300元到400元上涨到现在的770元,仅此一项,农民户均增收超200元。制种产业还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务工机会,从播种、授粉到采收,村民通过务工可增收1万多元。村级集体经济同样受益,今年仅靠制种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就突破了40万元。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观察洋葱种苗生长情况。

产业链的韧性在于后端的加工与市场。目前,酒泉市共建成玉米生产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种子生产加工研究中心4个,省、市级玉米种业研究中心14个,以及敦煌种业、登海先锋、先锋良种3个国内规模最大、亚太地区技术领先的现代化种子加工厂。以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重点,酒泉市全力扶持本地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拥有种子生产加工机械专利400多件,其中PCT专利4件、发明专利近50件,参与多项行业和地方标准制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生产加工关键核心技术。

生产、加工新技术的综合运用,让酒泉市生产的玉米种子质量远高于国内同行业水平,每亩播种量由3.5公斤下降至1.7公斤左右,降幅达50%。

80多国市场的酒泉种子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酒泉种业的视野早已超越国界。在保障“中国碗”的同时,“酒泉种”也积极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

2024年12月13日,全国首家以种子为主要对象的酒泉种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揭牌成立。这将有力拓宽当地对种子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减轻或消除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当地种子出口的不利影响,在维护我国种子产业利益、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公司每年种子出口量较大,这个平台建立后,出口环节遇到难题会有专业技术团队帮我们解决,出口之路将会更顺畅。”酒泉市一种业公司生产部总经理说。

今年3月25日,酒泉市首列种子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发车。满载79吨、货值5000万元的酒泉优质蔬菜、花卉种子,经西部陆海新通道抵达天津港后,转海运至波兰。

酒泉市安德福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陆海蓉表示,铁海联运班列解决了种子出口“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重塑了种业物流格局,让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公司稳订单、拓市场增添了动力。

数据显示,2024年,酒泉市承接国(境)外公司委托代繁制种面积约10.5万亩,蔬菜花卉种子销往美国、德国、荷兰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年出口800万公斤蔬菜花卉种子、创汇4.5亿元的规模,占据全国种子出口量的半壁江山。

肃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核心区

让“中国碗”装上更多“酒泉种”,这不仅是酒泉市制种产业的愿景,更是服务国家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的时代担当。从25万份种质资源的战略储备到1442个自主品种的创新突破,从78万亩标准化基地的产业升级到80多国市场的全球布局,酒泉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以产业升级为墨,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描绘着中国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酒泉种业将继续深化“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推动更多优质种子走出甘肃、走向全国、服务世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酒泉力量”。

责任编辑:赵瑾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