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红烧肉的一荤一素一汤一主食营养午餐,只需3元?在金塔县中东镇团结村和美居的孝老饭庄里,这并非传闻,而是搬迁老人日常的幸福写照。
“今天吃的是大米饭红烧肉。一顿饭3块钱,管饱,味道也好着呢,挺爽口的。餐厅就在小区里,吃饭也近。”王言清老人端着餐盘笑容满面地说。他的邻居世信补充道:“财政给补贴,我们老年人一顿饭3块钱就能吃饱吃好。”
一顿暖心餐,是搬迁群众“上楼”后享受的第一口踏实滋味,也饱含金塔县扎实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生活好、能融入”的民生温度。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北侧、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生态脆弱,地质灾害易发。近年来,金塔县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全力推进,2023年以来,共搬迁安置5571户群众。今年建设的21个安置点集中安置房也已全部封顶。“力争让群众在入冬前全部住上安全舒适的新居。”金塔县搬迁办负责人姚俊垠说。
在安置点建设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中东镇王子庄村集中安置点项目占地1.8万平方米,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通过征求搬迁户意愿建议,并经镇村组三级反复酝酿讨论,精选建设了群众选择最多的4种宜居户型。目前主体已基本封顶,正进行外墙保温及粉刷,计划9月底交付。”金塔县中东镇副镇长李琼介绍,中东镇已打造了包括团结和美居在内的4个集中安置点。
搬迁,不仅要让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搬进安全的新房子,更要享受新生活。为此,各安置点着力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圈”,配套建设老年互助幸福院、文化广场、孝老饭庄、卫生室、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中东镇团结村和美居的孝老饭庄由金塔县民政局补贴运营,75岁以上老人,每天只需自付3元即可享用价值8元的营养午餐。
和美居孝老饭庄的厨师王树海也是和美居小区居民。“我是22号楼住户。和美居的孝老饭庄去年10月开始供餐后,我就来这里上班了。每个月2500元工资,每天只做一顿饭,还离家近,我觉得挺好。”王树海说。
小区还配备了卫生室。村医肖宏瑞以前住在2公里外的中东镇团结村7组,现在搬到了和美居16号楼,离卫生室不到100米。非工作时间,谁有个头疼脑热,一个电话他就能赶到卫生室坐诊。
此外,“共享菜园”让搬迁群众延续了耕种的乐趣。
去年8月,世信和老伴搬进87.5平方米的新房,告别了“下雨就漏得没法住”的旧屋。
“小区每户都有一块菜园,种菜很方便。我种了豆角、茄子、辣椒等蔬菜。”张世信说,楼房住得舒服,去自家田里干活也方便,就一公里多的路程,骑上电动车很快就到了。
为了让农户真正适应新生活,金塔县把“群众想要什么”放在了首位。在西坝镇共和嘉园,每户搬迁家庭都配套了农具房和养殖圈舍。
“共和嘉园创新采用农具房和羊圈1:1配比,解决了农机具存放和养殖的后顾之忧。污水处理站、生态停车场、邻里活动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西坝镇应急与生态环保事务中心主任赵鹏说。
从孝老饭庄的3元暖心餐到菜园里的自给自足,从农具房的铁锹叮当到产业田的丰收画卷,金塔县用5517套安置房和365天的精细服务证明,搬迁,是为了让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在新时代里稳稳地握住属于自己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