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门市人民检察院组织“益心为公”志愿者对办理的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进行“回头看”。
今年4月,“益心为公”志愿者提报的“建筑垃圾围城”线索引起玉门市人民检察院高度关注,随即开展专项监督工作。检察干警对农村危旧房改造、异地搬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流向开展调查,发现某乡镇环城林带周边露天倾倒、堆放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损害公益的问题。这片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多点散乱分布的垃圾场,不仅存在污染环境隐患,还影响周边人居环境,直接侵害社会公共利益。
玉门市人民检察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立案调查后向监管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环境治理主体责任,限期集中清运各类垃圾并做好后续用地规划。镇政府收到检察建议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累计投入资金40余万元,组织机械和人力对垃圾进行全面清理。为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镇政府以项目服务方式激活清理后的地块,搭建30余座枸杞晾晒棚,并免费向周边农户开放。通过产业帮扶,既解决了建筑垃圾乱堆乱倒影响人居环境问题,又解决了农户晾晒枸杞场地不足、减产减损难题。
从环境痛点到振兴支点,从垃圾场到晾晒棚的蝶变,是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协同发力、守护公益的鲜活例证。
下一步,玉门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聚焦和美乡村建设,推动更多影响乡村生态环境的问题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动能,以扎实履职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让乡村焕发新颜,为乡村振兴注入检察力量。(张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