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肃州区,一场关乎畜禽产业提质增效与绿色转型的实践正在火热开展。从畜禽调引的蓬勃兴起到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创新突破,肃州区正以实干书写产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政策赋能 调引“活水”促产业兴旺
近日,在总寨镇百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圈舍里牛儿健壮、羊儿欢实,此起彼伏的牛羊叫声奏响产业发展的活力乐章。社员任光林正穿梭在牛舍投喂饲料。
“现在圈里存栏140多头牛,今年春天新调引38头,光补助就拿了7.6万元。”任光林说,“今年行情比往年好,盼着年底能有个大丰收。”
作为合作社带头人,理事长李恒对产业发展信心满满。据李恒介绍,目前合作社吸纳社员178户,存栏羊14万只、牛1.5万头。
“今年春天,我们陆续从外地调引4000多头牛、8000多只羊。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的专家常来科学指导防疫和养殖,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李恒说,“下一步,我们将打通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建成自己的销售市场,带着大伙一起把钱袋子鼓起来。”
肃州区的畜禽调引工作“多点开花”,背后是强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据肃州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董建文介绍,今年肃州区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400万元,按照从区外调引一头能繁母牛2000元、一只母羊200元、一头母猪300元、一只雏鸡1元的补助标准开展母畜调引工作。
“至目前,全区调引能繁母畜206万头(只),为一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今年底,畜禽饲养总量将达1350万头(只)。”董建文说。
变废为宝 绿色转型绘生态新篇
酒泉富农生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万吨颗粒有机肥生产线技术改造提升项目现场。酒泉融媒记者 米 静 摄
7月7日,酒泉富农生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20万吨颗粒有机肥生产线技术改造提升项目正有序推进。
据了解,20万吨颗粒有机肥生产线技术改造提升项目作为肃州区畜禽粪污整县推进项目主体之一,总投资2660万元,将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实现数字化生产管理与自动化相结合的可视性智能化生产。
“项目投产后,生产成本能降低20%以上、产能提升30%,生产效率将提高40%,每月有机肥的产量可达1万吨以上。这不仅能让畜禽粪污‘变废为宝’,还能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酒泉富农生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蔺海军说。
据董建文介绍,肃州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总投资5720万元,涉及63个项目实施主体,其中45个项目已顺利完工,其余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肃州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将提升到9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粪肥施用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