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时,城市尚未完全苏醒,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已经开始配置当天的第一批静脉用药。这个医院的“配药工厂”很隐蔽,几乎没有患者会发现,当然,它也是一般人难以进入的“净地”。
800平方米的洁净空间内,工作人员身着洁净服各司其职:审方区药师核对医嘱,配置间准备药品,智能分拣机扫描标签。在8时40分之前,当天的前两批药品已全部配置完成。
“配液环节从普通治疗室转移到百级洁净层流台,污染风险显著降低。结合医嘱前置审核,既保障用药安全,又促进医院药学由保障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药剂科科长刘静说。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是河西地区首家开展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的医院。通过静脉中心药品管理系统,住院处方传至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审方区。药师紧盯屏幕,一看配伍禁忌,二查溶媒选择,三核剂量是否精准,四判用药是否合理。审核通过的医嘱,由智能系统划分为6个批次,分别进入不同的配置流程。
以往,静脉用药是由护士在病区治疗室配置。用药量大的科室要么提前配置,要么在药品快滴完时腾出手迅速配置下一瓶。现在,在百级洁净环境的操作台上,药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4台成品输液专用的药品配送机器人随时待命,静脉用药每小时配送一次,保证药液新鲜直达。
这种集中配药模式为临床工作状态带来了改变。“我从事护理工作10年了。以前,配药占用工作中大量的时间,现在则有更多时间观察患者的病情,响应他们的需求,给予用药健康指导。”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护师张欢说。
药师专注药学监护,护士强化临床护理,不同专业人员各司其职。每天,600余袋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药液都会从这座“配药工厂”送出,筑起了患者的用药安全防线,为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提高医院的现代化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