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肃北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强基固本筑堡垒、产业带动促振兴、网格治理优服务、文化浸润聚共识”的“四维发力”举措,形成党委统揽、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
强基固本筑堡垒,把稳民族团结“方向舵”。肃北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不断完善县委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做到有机构强保障、有人员抓落实。创新实施“书记项目”工程,推动13个党(工)委配备专职统战委员,将基层创建网络延伸至26个行政村、3个社区。注重选派“三方面”干部到乡镇、村(社区)、信访维稳、房屋征收等一线工作,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干部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
产业带动促振兴,激活共同富裕“新引擎”。从严落实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倍增计划若干措施,全面推行村干部绩效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先后争取1080万元资金,扶持实施党城湾镇高原夏菜、马鬃山镇骆驼产业、盐池湾乡雪山羊肉、石包城红色美丽村庄等10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加快推进有机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立足资源禀赋,建立“党支部+合作社+牧农户”全覆盖机制,不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网格治理优服务,架起党群连心“彩虹桥”。聚焦边疆治理难点,建立“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志愿服务队”体系,吸纳119名网格员、42支志愿服务队下沉一线。严格落实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创新推出牧区“马背警务”工作模式,统筹“交巡特”街面力量,共同维护边疆和谐稳定。通过“党群议事会”“奶茶议事会”“幸福圆桌会”、现场调研等形式常态化协商议事,引导各族群众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决策和治理,各族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文化浸润聚共识,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坚持用文化认同滋养民族团结,实施“石榴籽+”宣教工程,重点培育马鬃山镇、乌兰牧骑等19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建成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1个,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体验馆、民族团结长廊、肃北县非遗馆等宣教阵地8个。同时,举办“村BA”球王争霸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那达慕”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开发独具肃北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引导各族群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