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管护师宋珊珊快步走进一栋居民楼,手里提着一只米白色出诊箱。核对地址后,她敲开一户人家,长期卧床的吕大爷又到了更换留置胃管的日子。这是她第4次为吕大爷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几个月前,为老人更换胃管、尿管是一场需要全家总动员的艰难战役。抬人下楼、打车往返医院、排队等候……这对家属来说十分辛劳、对病人而言危险重重。
“之前我总发愁,老头子自己动不了,我也抬不动,女儿问遍了附近的诊所和社区医院都没办法上门护理。”吕大爷的老伴回想起当初的经历,眉头紧蹙。
不是所有医疗机构都具备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的能力,将医院专业的护理操作安全、有效地平移至家庭场景绝非易事,这不仅要求护士业务技术过硬,还需具备应对居家环境中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与沟通智慧。
“我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团队共有80名成员,每一位都需经过严格培训、考核才能上岗。”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护士长刘永芳说。这支精锐团队,是破解家庭照护难题的关键。
吕大爷一家的困境并非孤例。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和慢性病管理需求增长,术后康复患者、高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长期慢性病患者及母婴群体,都有着迫切的居家专业护理需求。一次看似简单的医疗护理,对医院却是责任和服务的全新挑战。
“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活动的精神,也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老龄化需求,我院从今年3月开始创建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张丽说,“家属通过网上预约,专业护理人员上门服务,目的就是将优质护理资源进一步延伸到家庭。”
据了解,网约上门服务上线以来,已成功完成网上订单33例,提供包括PICC维护、留置更换导尿管、留置更换胃管、引流管护理、口腔护理、腹膜透析管的护理等15项护理项目,切实解了众多家庭的燃眉之急。
“夏天气温高,您可以在翻身垫上铺一条毛巾,这样更透气吸汗。”胃管更换完成后,宋珊珊一边麻利地收拾着医疗废物,一边叮嘱吕大爷的老伴。与宋珊珊同行的另一名护士全程拍照上传平台。
打开服务平台,患者病情及护理项目、护理记录、护理小结、相关取证照片等被详细地记录下来。每一次“网约护士”上门服务,背后都有一套严谨、透明的标准化流程,时刻确保服务质量与安全。
“网约护士”送达的不仅是专业的护理服务,更有医疗之外的温度与态度。这条在实践层面探索出的分级诊疗制度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延伸的新路径,让“老有颐养、病有良护”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