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肃北县
肃北:让红色基因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
时间:2025-07-14 17:30:05 阅读量:15 作者:周爱玲 陆亚琴 琴德蒙

近年来,肃北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创新推进党建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与“民族记忆”在互融共促中孕育出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

党建长廊串联文化根脉,红色文化浸润民族记忆。石包城乡乡村记忆馆成为“红色+民族”文化交融的鲜活样本。馆内“军民鱼水情”主题雕塑,以写实手法再现了革命时期红军与蒙古族群众互帮互助的场景。展厅中泛黄的文献、老物件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场景复原交相辉映,既展现了革命年代党领导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历程,也让参观者在触摸历史中感悟“红色引领”与“民族根脉”的共生共荣。这个以“党建引领+民族记忆”为特色的乡村记忆馆,不仅是党员干部重温初心的“红色课堂”,更是各族群众追溯共同历史、凝聚团结共识的精神家园。

节庆活动注入党建元素,传统民俗激活团结动能。那达慕大会成为“党建+民俗”的经典实践场景。每年盛会期间,党员干部与各族农牧民群众共同升起五星红旗,齐唱《我和我的祖国》。“党员志愿服务队”穿梭于会场,提供医疗保障、双语讲解等服务,让“党建红”与“民族彩”在欢声笑语中深度交融,实现了“办好一个节、团结一县人”的乘数效应。

文旅融合催生创新载体,党建+民俗点亮发展新篇。肃北县将“党建红”与“生态蓝”“民族彩”有机融合,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以原创文艺剧目演绎各族群众守护边疆、建设家乡的动人故事;“党建+牧家游”精品线路串联起红色遗址、民俗体验点和生态景区,游客能够在旅游中品尝特色美食,参与“草原上的微党课”,在骑马、射箭等传统赛事中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重大文旅项目带动农牧民增收,实现“文化认同”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从乡村记忆馆的历史叙事,到那达慕大会的全民参与,再到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肃北县以“党建+民俗”为支点,撬动起民族团结进步的“大能量”,让红色基因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让民俗文化成为铸牢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在草原深处谱写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时代新篇。


责任编辑:马燕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