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民生
精神为炬照振兴路 文脉为径连工农情——北方工业大学“心系故里·星火陇原”社会实践团 赴玉门实践调研(五)
时间:2025-07-11 12:00:08 阅读量:37

北方工业大学“心系故里·星火陇原”社会实践团走进玉门开展实践调研,循“铁人”精神足迹追溯工业记忆,沿丝路文脉印记探寻文明根脉。成员们在探寻两种精神内核关联的过程中,解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以青年视角观察这片古老土地的新生机,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精神沃土:从工业记忆到乡村动能

追溯“铁人”精神,实践团首站走进玉门市博物馆和红色文化博物馆。通过实物与史料,梳理“铁人”精神的诞生轨迹。钻井平台模型旁,老照片定格着石油工人在戈壁荒滩战天斗地的身影,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资源展览馆与脱贫攻坚展览馆的对比展陈,清晰展现了“铁人”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玉门人传承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韧劲,在戈壁种出枸杞田、于荒滩开辟产业园,让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出产业兴农之路。成员们深切感受到,“铁人”精神已从工业符号蜕变为乡村发展的精神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文脉新篇:从丝路古韵到富民产业

循着丝路文脉,实践团走进玉门市边塞诗词展览馆。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咏叹中触摸文明根脉,并联动敦煌研学所得,深入探寻丝路文化的当代价值。傍晚,一场融合文化底蕴的直播带货在驻地开启。镜头前,成员们手持下西号镇枸杞、花海镇蜜瓜、香气四溢的三炮台茶和颗粒饱满的藜麦,将日间研学所得融入推荐介绍中。生动形象地解说让每款产品都成为“文化使者”,既助力拓宽当地百姓增收渠道,也让丝路古韵在富民产业中焕发时代活力。

传承聚力:以文化认同筑牢振兴根基

在深挖“铁人”精神与丝路文脉关联的过程中,实践团走进玉门市法院廉政教育基地,探寻二者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融合路径。展厅内,“铁人”王进喜廉洁奉公的事迹与丝路商旅“童叟无欺”的古训交相辉映,共同构成“清风乡村”建设的鲜活教材。法院负责人介绍,依托这些资源开展的文明建设,有效增强了村民规则意识与集体认同感。“铁人”精神中直面挑战的担当,与丝路文脉包容互鉴的智慧相互滋养,共同凝聚成乡村发展的“文化黏合剂”,为振兴筑牢精神根基。

此次玉门之行,实践团成员们对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体悟。“铁人”精神如不灭的火种,赋予乡村奋斗锐气,丝路文脉似流动的活水,滋养乡村兼容气韵。两种力量交织,既为产业立根,又为乡风培土。成员们表示,将以青年之责延续探索,让“铁人”精神扎根田垄、丝路文脉蜿蜒乡间,用青春智慧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文化力量,让古老土地的新生之路充满活力。


责任编辑:孔令娜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