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深处,肃北县马鬃山镇如一座坚实的堡垒,守护着65公里的边境线。这个全省唯一的边防镇,辖3.2万平方公里、6个行政村,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平安边境模范乡镇”等称号。
马鬃山镇党委依托“万企兴万村”行动,建起5座高标准骆驼养殖基地和1座小畜养殖基地。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40.8万元,村均收入40万元,让“住有安居、产有支撑”成为现实。
“10年前靠天吃饭,现在发展骆驼产业,政府帮我们建圈舍、发放草料补贴,生活越过越好。”马鬃山镇巴音布勒格村村民傲登尕吾亚说。
民族团结是边疆稳定的基石。马鬃山镇党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六位一体+1”边境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共建示范区品牌,持续开展“国旗护边”行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党建+同心筑梦”等主题党日活动有声有色,积极开展军警民民族联谊交流、互帮互促活动,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产业发展、镇区建设等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马鬃山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苏梦说:“守边兴边的征途上,每一峰骆驼都是流动的界碑,每一座蒙古包都是团结的堡垒。”
将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是马鬃山镇党委的工作法宝。政策宣讲、协商议事走进蒙古包,矛盾在促膝长谈中化解,全镇未发生“民转刑”案件等。同时,马鬃山镇党委全面做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着力增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全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
马鬃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巴音松布尔说:“我们把‘远’变成了‘融’,党、政、军、警、民、企‘攥指成拳’,网格员骑马送政策、蒙古包煮茶解纠纷,让党的旗帜在边境一线高高飘扬。”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马鬃山镇党委用行动诠释着“组织强则边疆稳,党员在则民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