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瓜州县
开启智慧护河新模式——瓜州县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时间:2025-07-10 09:53:12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73 作者:高兴波 张吉昌 栗建平

开展河道治理

开展河道治理

夏日清晨,瓜州县布隆吉乡双塔村党支部书记魁崇业打开巡河app,沿着葫芦河河岸仔细巡查。

“现在每周巡河成了习惯,app能实时记录问题,上个月刚清理了两处隐蔽的垃圾点。”魁崇业指着手机里的巡查轨迹说。这是瓜州县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缩影,如今全县22条河流、15座湖库都有了守护者,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有名有实到有力有效

在三道沟镇疏勒河畔,一场“地毯式”垃圾清理行动正在进行。公益性岗位人员手持夹钳穿梭在草丛间。“每周二是固定清理日。今年以来,全镇已清理河岸垃圾2.2吨。”三道沟镇河长办负责人说。这种常态化治理模式,源于瓜州县构建的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103名河湖长、192名保洁员、14名巡河员组成的护河网格,让每条河流都有人管、每个问题都能闭环解决。

布隆吉乡构建“三查三纠”机制,乡级河长每旬一巡、村级河长每周一巡,重点检查公示牌完好率和群众反馈响应度。“上个月通过巡河app发现跃进坝周边有野炊痕迹,当天就联合公安部门设置了禁火标识。”布隆吉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郭星星说。瓜州县建立“1+N”河长服务保障机制,将检察院、公安等力量纳入河湖保护,今年已开展“携手清四乱”等专项行动3次,清理河道垃圾4.5吨。

从人工巡查到智慧护河

“无人机巡飞发现疏勒河梁湖段有可疑采砂行为,坐标已发送至执法队。”在瓜州县河长办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57处视频监控和无人机系统,实时掌握河湖动态。这种“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化监管模式,让偏远河段的“四乱”问题无所遁形。

锁阳城镇应用巡河app后,巡河效率提升了40%。“以前靠纸质记录,现在拍照上传、自动定位,问题整改情况一目了然。”锁阳城镇河长办工作人员说,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巡河550次,整改问题点4处。

在布隆吉乡,重点河段安装的摄像头24小时监控,配合夜间反光警示标牌,让垂钓、戏水等危险行为减少60%以上。

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共生

如今的葫芦河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瓜州县整合200万元实施生态修复工作,依托“唐玄奘夜渡葫芦河”历史典故打造“陌上花开”文旅项目。河岸花海每年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周边12户村民开起农家乐,户均年增收1.8万元。“现在游客来了直夸环境好,村民护河积极性更高了。”布隆吉乡双塔村村民梁宏强说。

三道沟镇实施疏勒河生态修复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将疏勒河沿岸改造成“福禄花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花卉3.2万亩,消除了污染隐患,成为央视“走进乡村看小康”栏目的报道案例。“以前倒垃圾的人多,现在谁也舍不得破坏花苗。”村民刘晨说。这种“治理—开发—反哺”模式,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全民参与 共治共享

“我承诺,不向河道倒垃圾,主动参与巡河。”腰站子东乡族镇村民签署的护河承诺书贴满了村公示栏。该镇将河长制纳入村规民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护河行动,今年已清理渠道垃圾1.5吨。在双塔村,积分超市制度激励村民参与河道保洁,累计发放积分1.2万分,带动垃圾入河量减少75%。

“如今,河边随手捡垃圾的人多了,拍照发朋友圈点赞的也多了。”瓜州县河长办工作人员张吉昌说,全县通过广播、新媒体等渠道开展护河宣传,“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累计发放资料1万余份。

从葫芦河的碧波荡漾到疏勒河的花田连片,瓜州县正以河长制为抓手,推动河湖治理从“行政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下一步,瓜州县将继续深化“智慧护河”“产业融河”等创新实践,让每条河流都成为滋养民生的生态纽带。

责任编辑:妥超云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