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酒泉新闻
酒泉市全力打造亿千瓦级世界清洁能源谷
时间:2025-07-07 10:25:39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22 作者:酒泉融媒记者 谢沛宏

强龙头 补链条 聚集群

——酒泉市全力打造亿千瓦级世界清洁能源谷

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9月在甘肃考察时对我们的殷殷嘱托。酒泉市风光资源富集,风能可开发量1亿千瓦,太阳能可开发量10亿千瓦。作为我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主战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酒泉的条件得天独厚、使命刻不容缓、担当义不容辞。

坚定扩大装机规模

加快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

近年来,酒泉市积极抢抓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和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的机遇,锚定“打造酒泉亿千瓦级世界清洁能源谷”目标,通过建立专班推进、定期调度等工作机制,精简项目审批流程,推行“标准地”改革,全方位、全周期、全要素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实现光伏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风电项目一年内建成。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全市新能源并网装机3424万千瓦,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基本完备,全国风电行业排名前五的整机制造企业均落地酒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链已聚集电池片、光伏组件、逆变器、补偿器等生产企业;已建成电芯4吉瓦时、派克10吉瓦时储能装备。

今年以来,酒泉市出台加快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意见,创新共享储能建设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储能项目,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建成储能装机203万千瓦/550万千瓦,年内可新增储能300万千瓦时,年底总调节能力将有望突破1000万千瓦时,全市储能调峰能力将显著增强。同时,配合国网公司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玉门、金塔2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常乐电厂5号、6号机组送出工程,以及330千伏方华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进一步提升全市电网新能源送出能力。

坚持全链条发展不动摇

提升装备制造核心竞争力

面对竞争日益增强、形势持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环境,酒泉市深挖行业盈利潜力,重塑盈利模式,逆势而上持续延链补链。

酒泉市积极发挥风电总装企业引领作用,做深做细风电产业链。帮助总装企业跑市场、拓销路,建设出口基地,扩大企业出口规模,激发零部件市场需求,吸引企业主动投资;狠抓电机、主轴等零部件配套项目招引,力争风电系统子部件配套形成闭环。

为增强企业发展能力,酒泉市从要素、机制等入手,帮助企业降低工业硅、多晶硅、电池、组件等生产成本,拓展企业盈利空间,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同步加快推进海博思创二期、上海盘珂钠离子电池等项目,储能装备规模不断壮大。

此外,光热、氢能、智慧电网装备产业链逐步完善。近期,一批风电核心零部件、BC光伏电池、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等装备制造项目陆续在酒泉市布局,将不断夯实酒泉市装备制造产业链。

坚决走就地消纳路子

运用绿电优势打造绿色产业

酒泉市依托新能源绿电优势,通过直购电交易、中长期电力交易等方式,全力降低供电价格,形成“新能源+储能+高载能产业”多能互补、融合发展的格局,促进高载能产业落地和绿电产品出口。

去年以来,酒泉市着力推进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把主要精力放在用绿电、育产业上,在贴心服务巨化硅氟新材料、智汇格林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等新能源耦合项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全面梳理东中部地区对绿电有需求、对转移有意愿的企业,逐户上门对接洽谈,全力招引高载能产业。

酒泉市是全省重点打造的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目前,全省首个离网制氢、首个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首条输氢管道已在酒泉市建成投运。敦煌建成全省首个离网制氢实验项目,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实现规模产氢。

此外,酒泉市主动融入全省算力产业体系,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合作推进绿色算力建设及应用,着力打造“东推西训”“东数西算”绿色算力服务基地。

展望未来,酒泉市将致力引进风、光、热、氢、储、网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聚力打造全国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和销售中心。


责任编辑:赵瑾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