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
——肃州区探索多元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盛夏时节,在肃州区西峰镇侯家沟村,即将成熟的小麦随风摇曳,日光温室和钢架拱棚内硕果满枝,村民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分拣、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肃州区坚持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今年二季度,肃州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113.86万元,呈现较快增长趋势。
侯家沟村西苑新村聚力打造集花园式庭院、公园式环境、休闲式产业于一体的“五彩乡居”旅游小镇,成为城郊的一处新景。
“我们积极争取资金,建成‘四园八坊’农文旅融合项目,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定期举办文化旅游活动,有力带动手工制品和农特产品销售。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今年预计突破60万元。”侯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付军说。
“我大学毕业后走上创业之路。‘四园八坊’建成后,我来到这里开油坊,生意还不错。”西苑新村谷里香榨油坊负责人王亚文说。
侯家沟村的蜕变得益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近年来,肃州区对村集体所有土地、房屋、闲置资产等进行全面清查,通过租赁、入股、合作开发等方式盘活资源,让沉睡资产焕发新的生机。
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肃州区加强资源资产整合利用,将闲置资产转变为发展资本。其中,泉湖镇永久村将集体搭建的日光温室、冷库等资产竞价出租,年增收40多万元。
泉湖镇副镇长王锐说:“我们按照建基地、强科技、创品牌、促振兴的产业发展思路,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日光温室+钢架拱棚+露天蔬菜’的产业发展格局,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4.2万亩。今年投资5250万元,新建连片500亩钢架拱棚小区1个,配套建设集智慧农业、集约育苗、冷链仓储、分拣分包和设施蔬菜于一体的‘四中心一基地’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
在泉湖镇头墩村,连片的钢架拱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西瓜、番茄长势喜人。
“今年,我们与头墩村合作,新建300余亩设施农业流动拱棚,通过种植一批高端果蔬品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领农户增收。”甘肃宋氏神苗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海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