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博投资有限公司会务讲解员李彩芸为游客讲解
风沙掠过三危山的崖壁,洞窟里的灯光却彻夜长明。在敦煌,时间有两种刻度:一种是莫高窟千年壁画上流淌的历史长河,另一种是共产党员用足迹丈量的当下。他们或俯身斑驳的壁画前,以毫厘之功修复岁月裂痕;或奔走于乡野社区,将党的温度送到千家万户。在黄沙与星辰间,这群扎根大漠的共产党人,正以“莫高精神”为笔、以初心为墨,在新时代续写着信仰的“经变画”。
谭振宏是敦煌市司法局沙州司法所所长。工作30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她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冲在群众工作的最前线,高效处理老人遗产取款难、死亡赔偿纠纷等典型个案,用情、理、法化解群众心头“千千结”,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度。
谭振宏说:“我们常常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只要始终把党的宗旨扛在肩上、把群众的痛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跨不过的坎,这是信念,更是我坚守人民调解工作的底气。”
在同事眼中,谭振宏是一位兢兢业业、不忘初心的好同志、好战友。在群众身边,谭振宏是一位没有架子、办事靠谱的好党员、好干部。
沙州司法所下沉民警马松英说:“去年,谭所长荣获全省公务员一等功,为我们树立了新标杆。面对复杂的纠纷或艰巨的任务,她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带领我们做好各项工作。”
市民张玉英说:“谭所长对群众很热心,我们有困难就去找她。”
近3年来,在谭振宏和沙州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辖区各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排查514场次,调解矛盾纠纷231件;两级调委会共受理调处纠纷2852件,调处成功率98%以上。
2021年7月,谭振宏被评为敦煌市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2024年11月,被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
谭振宏说:“作为基层司法战线的党员干部,既要作学法用法的表率,更要当守法护法的先锋。在每一次调解中彰显公平正义,在每一起案件中坚守法律底线,用专业素养维护司法权威,以人文关怀传递法治温暖,让党徽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熠熠生辉。”
和谭振宏一样,敦煌文博投资有限公司会务讲解员李彩芸,多年来秉承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敦煌文化的初心。作为人大代表,她始终坚持讲好人大故事、传递人大声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事业的热爱。今年4月,她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李彩芸说:“在工作中,我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讲好敦煌故事。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在传播敦煌文化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敦煌,让敦煌文化‘活’起来。”
二十载悠悠岁月,李彩芸扎根平凡岗位,却凭借如磐的初心,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她以专业素养与热忱服务,收获了各界高度赞誉。
敦煌文博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马思思说:“李彩芸在旅游行业深耕多年,立志讲好敦煌故事,很多游客对她的评价非常高。”
面对荣誉,李彩芸说:“今后,我要把对祖国、对家乡、对讲解工作的热爱,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丝路文明最动人的‘传声筒’。”
老党员朱福荣1969年11月参军入伍,197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敦煌市沙州镇桥北社区的“老好人”,热心社区各项事业,常常参加居民议事会,帮助社区开展邻里纠纷调解、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受到身边人的赞扬。
沙州镇桥北社区干部李洋说:“朱叔叔是退役军人,也是退休老党员。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大家有问题都找他解决。”
1973年入党至今,朱福荣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党龄52年的退役老兵,当年部队里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扎根在他的心中。
朱福荣说:“社区活动多,我每次都积极参加,打扫卫生也不落下,想着为大家多办些实事。”
一名党员,就是一粒种子,在敦煌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一个支部,就是一座灯塔,于戈壁的苍茫中指引方向。他们从未将自己视为历史的创造者,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千年敦煌的文脉在新时代奔涌。从洞窟保护的科技攻坚到文化惠民的春风化雨,共产党人的名字或许不曾镌刻在崖壁之上,却早已融入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正如那盏长明的窟灯,不张扬,却足以照亮来路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