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清泉乡清泉村农户采收人参果
“建强一个堡垒,就能激活一片乡土、带动一方百姓、蹚出一条振兴新路。”这是玉门市清泉乡清泉村党支部以组织引领产业发展、书写强村富民新答卷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清泉乡清泉村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融合、多元共进”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逐步形成“特色农业立村、通道经济活村、品牌养殖强村、商贸物流兴村”的产业发展体系。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80.9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
支部引领,点燃产业主引擎
清泉村的蝶变,源于不断筑牢战斗堡垒。村党支部创新推行“1+3+N”领航模式,多方筹资186万元,建成近百座日光温室;组织骨干力量成立玉门市清泉火烧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做优人参果特色产业,年集体经济增收5.6万元,每座日光温室带动群众年增收4万元。
作为群众致富的“领航员”,清泉村党支部谋划实施甘沟桥老旧温室升级、物联网应用、国道服务区扩建及农产品展销中心建设,全力打造集观光、种植、采摘、展销、研学于一体的乡村产学研综合体,为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和村民收入阶梯式增长开辟新空间。
机制创新,激发沿线新活力
依托国道、高速交会的黄金节点,清泉村党支部创新实施谋划项目、分析政策、专人负责、精准对接、服务代办“五步”工作法,精准发力通道经济,破解资源碎片化难题。
盘活闲置资源成为点睛之笔,废弃的中铁十二局拌合站变废为宝,引进酒泉奥威汽车服务公司;谋划建设投资500余万元的返乡创业培训基地,以土地租赁撬动沿线村庄二三产融合;成功引进投资3000万元的万华金昱加油气站,提供工作岗位50多个,年增集体收入23万元。
“五步”工作法的实施,激活了清泉村的内生动力。过去碎片化的资源得到高效整合,沉睡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这条依托国道形成的经济带,已不再是简单的交通线,而是一条汇聚产业、创造财富、带动就业的“黄金走廊”。
品牌赋能,畜牧产业“强筋骨”
随着投资3000万元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拔地而起,年均2万头的商品猪产出,清泉村在不断提升养殖效益和竞争力的同时,带动本村10余位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3.5万元,成为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肉羊产业发展紧随其后。清泉村同步规划建设标准化肉羊养殖场,探索成立养羊协会。通过整合资源,联合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积极构建“抱团发展”新模式。持续打出土地租赁、良种调引、代繁服务、饲草统销等“组合拳”,不断擦亮“祁连清泉”羊羔肉品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溢价能力,让优质清泉羊肉香飘更远、价值更高。
攥指成拳,联村共建致富路
面对单村发展资源有限、力量薄弱的瓶颈问题,清泉村党支部突破单村发展局限,联合周边村共同出资成立玉门市丰泉商贸有限公司,盘活闲置资源开展专业物流配送服务。
通过组建公司,构建高效配送网络,为玉门市3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百余户居民提供优质生鲜配送服务。通过多元联结机制、“四村联营”模式,为清泉乡4个行政村增收114.88万元。
在清泉村,飘扬的党旗始终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如今,日光温室银光闪烁,养殖场内生机勃勃,国道沿线车流如织,商贸物流络绎不绝。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清泉村党支部正带领村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描绘业兴、村美、民富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