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文脉相连的“文明会客厅”,近年来,敦煌市以文旅深度融合为纽带,以开展旅游促“三交”工作为抓手,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时代生机,书写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时代答卷。
敦煌市将民族团结基因深植文旅发展血脉,多维提升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六大核心景区,打造“敦煌乐舞”“胡商驼队”“通关文牒”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升级“实体洞窟+数字敦煌”游览模式,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开通“丝路梦享号”旅游专列,运营航线达33条;打造“敦煌宿”品牌,开发“敦煌宿集”精品民宿集群;丰富夜间消费业态,优化“万人星空演唱会”品牌,优化敦煌夜市、沙州食驿、上元市集、中亚风情街等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特色街区,构建了“快进慢游”服务体系,使跨区域人员流动成为常态。
依托多民族交往的厚重历史,敦煌市以艺术创作活化文脉。以敦煌文化为题材的《又见敦煌》《乐动敦煌》等“四大演艺”剧目,将丝路“三交”故事化作视觉盛宴,去年演出突破2300场次,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金色名片”。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开展打铁花民俗展演、民族器乐舞蹈周等,让各族群众在文化互鉴中厚植家国情怀。以敦煌为叙事原点,深入挖掘古往今来敦煌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故事,将千年民族交融史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时代共情点”,拍摄推出《探秘唐代快递小哥》《史上最早的“跨国”公司在敦煌》等短视频50期,央视新闻发布6期,用“小故事见证大融合”的传播范式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
敦煌市以“文创之都”建设为目标,培育敦煌书局、九色鹿鸣等强文化IP,开发融合多民族元素的文创产品万余款。布局1900咖啡、敦煌印局等新业态,打造“丝路印记”互动体验,推出“乐动敦煌·如意甘肃”精品非遗文创展,举办首届丝绸之路“敦煌杯”创意设计大赛暨“文创丝路·敦煌尚品”工美文创设计大赛。与华为、腾讯合作推出“云游敦煌”“遇见飞天”“遇见神鹿”“遇见胡旋”系列游戏皮肤、敦煌动画剧等数字文创精品,让敦煌美学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力引擎”。
敦煌市通过文化遗产解码与体验创新,打造各民族共享历史记忆、共绘文明图谱的立体化场景,让千年敦煌成为增进“五个认同”的鲜活课堂。高标准建成敦煌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敦煌文化主题展馆,获评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展示典型案例。打造“敦煌古代多民族文化交流专题展览”“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艺术展”等特色展陈,推出莫高窟民族特窟专线,规范修订景区讲解词,着力讲好敦煌故事,让游客在壁画造像、简牍文书间触摸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脉络。以敦煌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品为基石,打造数字敦煌全景博物馆、“何以华夏——敦煌时间的守护者”数字沉浸展,开启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之境。同时,通过构建“行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课堂”研学体系,发出“56个民族敦煌行”倡议,年均接待研学团队20万人次,让各族群众在文化传承中增进认同、在知行合一中深化交融。
从羌笛胡旋舞到数字敦煌库,从“使者相望于道”到“万人星空演唱会”,敦煌市正以文化认同凝聚最大公约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征程中续写新的丝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