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肃州区天马湖景区的公园式婚姻登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前来咨询婚姻登记事宜的情侣络绎不绝。“我和未婚妻就盼着在这儿领证。这地方满是浪漫与文化气息,办一场简单又难忘的仪式,特别有意义。”准新郎李先生说。
这个融合现代浪漫与文明理念的基地,已成为肃州区移风易俗的生动注脚。
如今在肃州区,曾经红白事大操大办带来的喧闹与铺张已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简约的文明风尚。“以前村里办白事,占地又扰民,花费还不少。现在大家都去统一的吊唁堂,省心又省力。”肃州区东洞镇旧沟村的庄玉英老人说,“邻里间少了攀比,关系更近了。”
近年来,肃州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强劲动力,全方位、深层次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建设层面,全区122个行政村积极行动,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善敬老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为村民的日常行为提供明确指引,实现村民自我管理与约束。“党员干部带头签承诺书,操办婚丧事宜必须提前报备。”肃州区泉湖镇永久村党总支书记吴兴宏说,“现在随礼都有了标准线,大家的人情负担减轻了许多,有更多精力放在生活和工作上。”
此外,“文明积分”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简办宴席都能获得积分,用以兑换生活用品。永久村村民王彩玲展示着手中的积分卡说:“这样的活动实在又光荣,大伙参与的积极性可高了。”
阵地创新为文明新风落地扎根提供了肥沃土壤。肃州区天马湖景区的公园式婚姻登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凭借“一区一厅四室”与独特的户外颁证点,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每逢特殊节日,这里都会举办温馨而简约的小型婚礼仪式,新人们在庄重而不失浪漫的氛围中许下相伴一生的承诺,将婚事新办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在乡村,统一规划建设的吊唁堂有效解决了白事扰民、大操大办等问题,引导村民树立厚养薄葬的观念,让传统孝道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文化浸润是移风易俗的柔性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人们的心灵。“移风易俗乡音新风说”大舞台上,《特殊的陪嫁》等充满本土特色的曲艺节目接连上演,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表演,让观众在欢笑中深受触动。肃州区银达镇银达村村民王建忠大爷看得目不转睛,不时鼓掌叫好:“这样的节目可比单纯的说教有用多了,看完就明白该怎么做,新思想、新风尚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肃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通过多种渠道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矩阵,编印、发放3万余份宣传资料,举办90余场主题活动,在新媒体平台推送千余条信息,让移风易俗的声音传遍城乡。
从过去的强制约束到如今的主动践行,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全民参与,文明新风已深深融入群众生活,成为群众自觉遵循的价值准则。下一步,肃州区将继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纽带,持续深化婚丧礼俗改革,不断创新文化宣教模式,广泛拓展志愿服务场景,让崇德向善的文明种子在更多人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描绘“文明有礼、和谐有序”的幸福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