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生态
“春风浩荡赴新程”系列报道(七)|金塔县全力构建多维治沙体系实现生态逆袭
时间:2025-04-15 10:43:13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237

“春风浩荡赴新程”系列报道(七)

一场绿色突围

——金塔县全力构建多维治沙体系实现生态逆袭

三面环沙、四大沙系合围、415个风沙口虎视眈眈——这是金塔县曾经面临的“天崩开局”。

累计投资26.87亿元,完成绿化造林85万亩、人工治沙102万亩——这是金塔这座西北小城在十几年时间里完成的“绿色突围”。

如今,黄沙与绿洲的博弈正在发生历史性转折,“立体防控、系统治理、绿富同兴”的生态安全体系逐渐形成。

一张作战图:科学谋划+科技支撑

仲春时节,行走在巴丹吉林沙漠西缘的治沙前线,梭梭幼苗的根系穿透沙层,接天连海般紧紧缚住沙丘,曾经肆虐的“死亡之海”节节败退。

“我们在沙漠边缘累计造林52.6万亩,今年将完成3万亩新植和7万亩补植。”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项目经理金永鸿指着绵延的梭梭林说。

“我们主要种植梭梭、白刺、花棒、柠条和胡杨,计划4月底完成种植任务。未来将尝试应用沙光互补、林光互补等技术,持续探索防沙治沙新模式,保护生态环境,为绿色家园贡献更多力量。”

企业坚守的背后,是多方力量的共同托举。当地通过“中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跟进+产业收益反哺”模式,用多元资金保障为防沙治沙持久战注入强劲动能,确保治沙工程不因资金断档而停滞。

除解决资金难题外,科学统筹规划成为决胜的关键。

“南护水库、西北防沙、东治黑河、中保农田”,金塔县的生态治理战略在地图上勾勒出清晰的作战图。紧盯打好“三北”攻坚战和“航天”保卫战,围绕巴丹吉林沙漠西缘、白水泉、明沙窝、东沙窝4条沙线锁边工程、重点风沙口综合治理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精心部署项目建设内容,科学编制项目作业设计,严格项目建设程序管理,严把施工环节质量控制,扎实有序推进“三北”工程建设。

针对干旱缺水这个最大难题,金塔县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中国林科院、林产规划院、省治沙所、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多项新技术试验,全面推广滴灌节水和中水造林模式,不断提升治沙造林成效。

战术升级:更加立体化

治沙,不仅是人与自然的较量,更是对未来的承诺。金塔人民以“寸草遮丈风”的坚韧,让沙漠边缘生长出希望,每一株梭梭的扎根,每一寸草方格的坚守,都在重塑人与自然的边界。

在金塔县城至大墩门沿线的防沙治沙项目现场,原本移动的沙丘上,一道道高1米的防沙长城正快速推进,这是今年金塔县防沙治沙新举措——高立式沙障。

从尼龙阻沙网到稻草方格,再到稻草方格结合高立式沙障,在长时间探索实践中,金塔县已将治沙模式升级到“3.0版本”,使用寿命显著提升。同时,稻草方格固沙、高立式沙障降低风速,这二者结合形成了有效的防风固沙体系,能够有力阻挡沙丘移动,减轻风沙对周边的侵蚀,辅助植被恢复,治理效果得到了提升。

治沙现场,来回运输治沙材料的无人机开辟出一道空中战线。过去,由于车辆无法驶入沙漠腹地,治沙材料只能通过人力运输,现在无人机的加入,形成“空中补给+地面攻坚”的战术,从人背肩扛到无人机运输,单位面积治沙效率有了显著提升,为治理任务按下快进键。

至目前,金塔县林地面积已达158.17万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20多年保持“双缩减”,生态环境呈现整体好转、局部遏制的良好态势。

绿色,终将成为大漠最美的颜色。

责任编辑:赵瑾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