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肃北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四力”为抓手,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
领出“落实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之基。把民族工作列入县委常委会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和阶段性目标任务,协调解决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推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发挥县委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形成“领导小组议大事、各个领域抓日常”的运行机制,实现全县基层党组织统战委员配备全覆盖,做到基层统战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落实,推动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最后一公里”。
宣出“凝聚力”,筑牢民族团结思想基石。积极探索创新宣传形式,将中华文化符号融入县城文化广场、公园、街巷等公共空间,开展“10+N进”“飞天红石榴”等系列活动,至目前,已重点培育马鬃山镇、乌兰牧骑、人民公园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位19个,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实景实物实事得以全方位、多层次展现。同时,通过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提升行动,构筑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高地。
激活“驱动力”,共享民族团结发展成果。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对标乡村振兴“示范带动型”定位,通过“结构育农、政策惠农、产业富农”等举措,稳步推进“1+3”富民工程,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一方面,实施农房改造提升项目,做精做优“宜居”文章,持续提升乡村“颜值”和牧农民生活品质。并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的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积极推广“养殖户+合作社+企业”养殖模式,积极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至目前,“肃北雪山羊肉”“肃北牦牛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省级农业产业园完成创建并通过省级认定。
挖出“影响力”,凝聚民族团结进步精神纽带。坚持将弘扬中华文化与保护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统筹推进,加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力度,形成多元化、立体化实践体系。目前,肃北县建成集展示、培训、文创销售于一体的全省最大县级非遗馆,被列为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同时,推动“非遗+”融合发展,打造乌兰牧骑演艺品牌,为促进全县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进一步推动肃北全面发展、开放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