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瓜州县
“春风浩荡赴新程”系列报道(六)|锚定“双碳” 奏响绿能“奋进曲”
时间:2025-04-09 10:31:41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141 作者:酒泉融媒记者 陈燕 王磊 黄涛 见习记者 杨婷

寰泰储能300兆瓦全钒液流储能装备项目车间

春日的瓜州,东风浩荡,湛蓝的天幕下,风机整齐排列,宛如一片蓬勃生长的“白色森林”,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肆意延展。同时,在瓜州县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生产基地,一场意义深远的绿色变革正火热上演。

近日,记者走进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等新能源装备生产现场,实地探访瓜州如何驰骋新能源赛道。

全钒液流:新型储能“压舱石”

走进瓜州县北大桥高载能产业园,在寰泰储能300兆瓦全钒液流储能装备制造项目车间,2米高的银灰色“集装箱”矩阵蔚为壮观。这些单体重达23吨的“超级充电宝”,正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完成最后组装。

据悉,这里是全球单体最大的全钒液流储能装备生产基地之一,具备年产百兆瓦级钒电池生产制造能力,为西北及周边地区提供了强大的储能解决方案。750千瓦的储能系统可满足16个家庭1周的用电需求。目前,该储能系统已在河北、山东等地构建起稳定可靠的储能网络。

寰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总监、瓜州工厂总经理李文奎说:“项目2023年投产以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已承接大量订单,产品供应覆盖瓜州及河北、广州、山东等东部地区。公司敏锐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设备技术改造与升级,持续扩充产能,提升产品稳定性,多个项目洽谈有序推进。”

“为确保产品按时交付,我们正全力储备电堆。此外,工厂多维度着手开展技术与产品迭代升级,推进设备技改,加强人员综合培养。依托上海总部在技术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致力打造扎根瓜州、辐射全国的现代化标杆企业,助力瓜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李文奎说。

钢铁脊梁:擎起风电新高度

在甘肃科耀电力塔筒生产基地,焊花飞溅,吊车忙碌穿梭,塔筒经过卷板、组对、环缝焊接等12道工序后,检验合格的塔筒被运往喷涂车间。堆场内,直径超5米的巨型塔筒有序摆放,单体重量超80吨的“定风神针”高达140米。这些风机塔筒采用特殊钢材和焊接工艺,可抵御12级强风,保障8.3兆瓦大型风电机组在戈壁滩上稳定运行。

记者了解到,项目自今年2月15日全面复工以来,400余名技术工人三班轮作,目前日产能达1.5套,全年计划交付250套、8万余吨产品。

甘肃科耀电力有限公司瓜州基地负责人任政伟见证了甘肃科耀电力落户瓜州近20年的变化,“一开始,我们只能生产0.75兆瓦风机塔筒,现在我们生产的是8.3兆瓦风机塔筒。刚建厂时,我们放塔筒的支架是自制的,现在我们有了和塔筒型号配套的滚轮支架,运输方便多了。”

新能源“瓜州答卷”:从追赶到领航

作为全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县,瓜州县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持续深耕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领域,打造了一条完善且富有活力的产业链。目前,全县构建了涵盖储能设备、风电塔筒等产品的多元化体系,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

从2007年7月中电国际瓜州北大桥第一风电场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到2009年8月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奠基,瓜州作为全市新能源产业主阵地之一,掀起了风电开发建设高潮。多年来,瓜州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把风光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工业增效、财政增收的着力点,全力推进风光电项目建设,走出了一条“追风逐日”高质量发展的“风光”之路。

目前,已有华能、华电、大唐等五大发电集团及金风、协合风电在内的42家风电开发企业相继落户瓜州,已建成风电项目60个(风电场55个),安装各类型风电机组5480台,风电装机1210万千瓦,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风电装机第一县。

从风能、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开发,到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持续完善,瓜州在新能源发展的征程中,正以坚定的信念、创新的举措,不断书写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征程上的“瓜州答卷”。

责任编辑:赵瑾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