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户张虎林在大棚里打理“小糖丸”西瓜。
三月的河西走廊春寒料峭,瓜州县的戈壁滩上却已涌动着勃勃生机。连片的温室大棚内,沙瓤多汁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如玛瑙般缀满枝头,郁郁葱葱的蜜瓜苗吸饱了水分静待出棚,“小糖丸”西瓜挺着圆润的“肚子”等待上市……瓜州县正以现代设施农业绘就“戈壁变沃土”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蜜瓜苗有了“新疆婆家”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每年这个季节,瓜州县西湖镇甘肃尚稼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会迎来一年中最忙的时节。踏入育苗大棚,“都知密”“金色年华”“玉菇”等80万株优质蜜瓜苗绿意盈盈、绽翠吐新,孕育着无限生机与希望。
“这棚蜜瓜苗是我们和哈密瑞农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的订单,经过多年培育、对比、总结经验,这几个品种的蜜瓜品质、口感好,商品价值高,病虫害也少。下一步,我们计划在瓜州县扩大育苗面积,大力推广优质瓜苗。”甘肃尚稼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袁连峰说。
瓜苗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不仅得益于优良的品质,更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种植管理模式。在育苗基地,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智能洒水车根据每株瓜苗的生长需求,为其精准输送营养。同时,技术人员定期监测瓜苗病虫害,做到早防早治。
“盘活42座温室资源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一步。政府从政策扶持到技术指导,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希望温室早日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瓜州县西湖镇政府副镇长白玉文说。
普罗旺斯西红柿“喝上”纯净水
“我们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喝’的是纯净水,所以口感好,不愁卖。”在位于西湖镇北沟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瓜州县众健富硒有机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守福边说边摘下一个色泽红亮的西红柿,掰开后沙瓤细腻、果肉可口。
乔守福指着3个2米高的大水罐说:“这是我专门引入的盐碱水净化系统,它能有效过滤自来水中的盐碱成分,随后经过水肥一体机,不仅节水率达40%、节肥率达20%,还能确保大棚内用水的品质与营养,让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愈发肥沃,减少病虫害滋生,极大提升蔬菜品质。”
得益于充足的光照条件及精细的田间管理,瓜州县的普罗旺斯西红柿较外地同类产品的成熟期延长了一个月。其口感醇厚,既有蔬菜的清爽,又有水果的甘甜,在酒嘉市场供不应求,甚至吸引了来自北上广等城市的顾客,他们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咨询网购,让瓜州的优质农产品跨越千山万水,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戈壁滩的新鲜蔬果四季不断
近期,在距离西湖镇20公里的瓜州县梁湖乡岷州村高新农业示范园区里,一派生机盎然。园区种植户张虎林家的大棚里,泥土的芬芳带着果蔬的清香扑面而来。紫盈盈的人参果,皮薄脆爽的“小糖丸”西瓜,为瓜州的春天增添了甜蜜与绿意。
“咱瓜州的土地种出来的瓜果就是香甜。这一棚西瓜还没熟透,就已经有老顾客提前来订购了。头一茬西瓜在清明节前就能上市,一斤能卖到10元钱。”张虎林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采摘、装箱……这几天,岷州村1组村民杜月花在自家大棚里忙得不亦乐乎,一茬西红柿就能为她带来一万多元的收入,家中两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生活费有了着落,这让她充满了干劲。
“自从种上大棚,家里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供孩子上学,我们也更有底气、更有劲头了。”杜月花眼中闪烁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梁湖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彦博介绍,瓜州县梁湖乡岷州村高新农业示范园区现有日光温室248座,钢架大棚1000亩,其中钢架大棚主要以种植蜜瓜为主,日光温室主要以种植人参果、普罗旺斯西红柿及其他蔬菜为主,这些果蔬销路好、产量高,价钱也稳定。目前人参果市场价格每公斤10元,每茬可以产果两到三吨,纯收入一年可达两万元以上。
近年来,瓜州县围绕科技创新、抓点示范、科技培训、“院地”合作等重点工作,持续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全县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目前,全县已建成设施农业1.65万亩,其中钢架大棚10287亩,日光温室2204座、6222亩。建成一批布局合理、高产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配套形成了集育苗栽植、水肥一体化管控、订单销售为一体的设施农业产业集群,这片土地正崛起为河西走廊的现代农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