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酒泉 乐善酒泉
酒泉市多举措构建公益生态圈
2月24日召开的酒泉市慈善大会,对酒泉市之前印发的《关于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意见》(下称《意见》)进行深入解读,明确提出未来3年至5年基本构建完备的慈善服务体系、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政策制度的总目标,为全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近日,记者从酒泉市慈善联合总会获悉,《意见》明确了4个方面14项任务,以“党建+公益”为抓手,精准对接供需,打造酒泉特色慈善品牌,让慈善事业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温暖引擎”。
《意见》强调,坚持党建引领慈善事业,将党组织建设融入慈善组织发展全过程,落实“五同步”制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优先发展扶老救孤、助残济困等领域的慈善组织,鼓励科教文卫、环保等领域社会组织参与。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专项基金,推动社区基金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服务机构,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慈善格局。
《意见》提出,发展慈善信托、鼓励义拍义卖、推动“互联网+公益”,支持技术、股权、知识产权等新型捐赠形式。搭建“慈善酒泉”信息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建设慈善广场、社区慈善站点,打造常态化参与平台。同步落实税收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激励政策,推动企业慈善融入文化建设,促进志愿服务与慈善活动深度融合,营造人人参与慈善的社会氛围。
《意见》还构建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内部治理”三位一体监管体系:民政、财政、税务等部门加强慈善组织资金审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严查非法募捐;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专业评价,畅通公众监督举报渠道;慈善组织定期公示财务信息,健全决策执行监督制度,保障捐赠款物规范使用,全面提升公信力。
《意见》提出,推动慈善文化融入社会发展。通过专栏宣传、公益广告、荣誉表彰等方式,传播以善为荣、以善为乐理念。结合中华慈善日、全国助残日等主题节点,开展特色活动。将慈善家庭纳入“文明家庭”评选,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全力塑造“温暖酒泉、乐善酒泉”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