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广度 有精度 有温度
——敦煌市肃州镇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近年来,敦煌市肃州镇聚力发挥民政工作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保障功能,努力构建有广度、有精度、有温度的民生保障网,让惠民政策普惠万家。
筑牢民生保障网
近年来,肃州镇形成了信息互通、机制共商、平台共建的线上线下齐发力工作模式。整合民政、医保、教育、残联、妇联等行业部门信息,及时筛查因病、因意外、因灾短期刚性支出较大,可能存在困难的群体,有效实现了困难群众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依托微信公众号、乡村大喇叭、村组微信群、党群服务阵地等公开镇村两级社会救助热线电话,进一步拓宽政策咨询、信息收集便民利民渠道。组织村组干部代表、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政策宣讲培训会等,及时发现民政惠民政策宣传培训、执行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实践更具操作性、更具高效性、更具精准性的政策落实路径。经过探索实践,以主动发现机制为框架的“政策找人”工作模式逐步完善。2024年,全镇累计排查疑似困难家庭624户1509人,占全镇户籍人口的7.1%,其中,符合医疗、临时、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等救助政策215户611人。
严把救助程序关
肃州镇始终严格落实各项民政惠民政策程序要求,当好政策执行者、监督员,全力确保贯彻执行不偏不倚、公正公开。组建成立由镇村干部构成的实地入户核查工作小组10支,严格按照“申请—核查—评议—公示”全链条标准化审核流程,对申请户的衣食住行及医疗、教育等支出情况落实“五看三问一查”规定,从根源上遏制关系保、人情保等现象发生。建立在册人员婚迁、死亡、工作变动等动态信息月摸排预警、季走访评估、年核查申报工作机制,及时发现不符合兜底政策的家庭,动态调整享受类别,实现纳入合规、调整有序、退出有据。特别是对低保退出家庭,严格落实3个月至6个月渐退期政策,实现民政惠民政策扶持到自主脱困的平稳过渡。畅通群众参与、知情、投诉渠道,及时回应答复处理疑似线索,确保各项民政惠民政策在阳光下运行。2024年,全镇累计因死亡、就业核减兜底保障对象31户67人,调整类别7户14人。
暖了群众心窝窝
肃州镇深入组织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按照对象所需、干部所能、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围绕联系交流、走访探视、帮办实事等内容,积极探索“物资+服务”模式,动员党员干部各尽其能、各展所长,解决好结对关爱对象所需所盼。2024年,全镇157名结对干部累计开展走访探视1171次,帮办实事127件。开展公益爱心系列活动,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政社工站等力量,策划举办形式多样的尊老、护幼、扶危、济困等公益爱心活动,初步形成具有肃州特色的公益爱心品牌雏形。2024年,累计开展以“温暖传递 爱心衣行”衣物捐赠、“爱老敬老 情暖重阳”、小小饺子宴助推乡风大文明等主题活动20余场次,捐赠衣物近500件,惠及群众1100余人。发挥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项目政策叠加效应,优先考虑招纳低保、残疾等群体,为困难群众自主脱困提供平台。引导各村建立辖区爱心企业、致富能人台账,鼓励企业开设岗位架起就业桥梁,支持致富能人带动引领困难群众发展壮大养殖、种植产业。2024年,累计纳入政策性岗位人员32人,提供社会类岗位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