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酒泉新闻
民生向暖 实事看新
时间:2025-03-04 09:43:55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109

宜居宜业新酒泉(资料图) 酒泉融媒记者 边世文 摄

2025 稳扎稳打开新局


酒泉市水务系统奋力冲刺“开门红”

今年以来,酒泉市水务系统聚焦全年发展目标,超前谋划项目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狠抓工作落实,力促续建项目早复工、新建项目快开工、预备项目赶前期,全力冲刺“开门红”,奋力实现“全年旺”。全年计划投资27.6亿元,实施水利项目69个;一季度计划开(复)工水利项目63个,目前已复工8个,预计一季度完成投资3.56亿元。

加快推进阿克塞县生态保护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玉门市疏勒河引水工程等骨干水网工程建设进度,为强化市级水网与流域、县域水网间互联互通,保障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玉门精细化工产业园区供水安全奠定基础。

加快实施肃州区洪水河水库、瓜州县东湖调蓄水库、敦煌市沙枣墩水库等重点调蓄工程,确保年内建成蓄水;加快党河水峡口水库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实施大庄、榆林河、牛圈口子、平头树、八道沟等15座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工程。

加快推进金塔县鸳鸯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38条渠道改造、650座渠系建筑物改建任务,新增节水能力598万立方米;组织实施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等5个农业灌溉机井“以电折水”计量设施项目,建设农业灌溉机井“以电折水”样本井278个;实施肃州区、瓜州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通过水源置换、核减机井水量等措施压减地下水超采量689万立方米。

组织实施敦煌市烟丹土沟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河长9.96公里,新建堤防9.96公里;实施瓜州县沙河乡临河村及河洲村山洪沟道防洪治理工程,新建堤防2.08公里,新建护岸1.6公里;组织5个县市区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及设施维修养护项目,提升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能力及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水平,对256处山洪灾害防治监测站点开展维修养护。

维修改造66处农村供水工程,惠及7个县市区的10.95万人。以美丽家园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移民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建设为重点,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8个,有效改善12个移民乡镇20个移民村的基础设施条件。

组织实施肃州区清水镇马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党河水库黑山嘴段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通过新建拦沙堤、布设沙障、实施封禁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16.71平方公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年计划治理水土流失680平方公里,进一步筑牢河西走廊生态安全屏障。(范莹 胡继龙)

玉门今年办好八件实事

今年,玉门市将聚焦群众所需所盼,集中财力办好八件惠民实事:

一是实施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工程,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200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2300人以上。

二是实施校园安全能力提标工程,完成41所学校消防设施改造,更新31所学校食堂设备300件(套),增配43所学校安防设施1200件(套)。

三是建成投用玉门市综合托育服务中心,新增托位150个。

四是实施城市危旧房改造886户,新建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58套、避险安置小区住房660套。

五是实施城市供热改造工程,配套换热站2座,架设供热管网15公里;架设燃气管线10公里,配备燃气安全设施600余户;更换居民物联网智能水表5000户。

六是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800户以上,改造农房1000套。

七是实施老城人民市场改造工程,新建党群服务中心2个、楼院居民活动中心4个。

八是面向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提高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标准。(玉门市委宣传部供)


我们的2024


肃州区:民生有温度 幸福有厚度

2024年,肃州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民生需求作为发力点,不断提升民生服务质效,用摸得着的实惠,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宜居为要:让诗意栖居照进现实

走进肃州区仓后街社区新世纪花园小区,崭新的外挂电梯矗立于楼体边,浅灰色外观简洁大方。

2024年,肃州区坚持宜居为要,飞天南路等7条城市主次干道建成通车,新建换热站9座,新建改建供热供水管网14.3公里、污水雨水管网12公里,加装既有住宅电梯50部,新增充电桩379个,4处“口袋公园”建成开放,城镇老旧危房改造让1482户居民受益。

擦亮品牌:为每个孩子加油鼓劲

2024年秋季学期,酒泉市春光路小学正式投用,高铁片区的适龄儿童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

学校内,实验室、艺术教室、科创馆、室内体育馆等硬件设施配置齐全。学生在崭新的教学楼里上课、在绿茵场上奔跑,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2024年,肃州区坚持以教育强区为导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大路小学、酒泉一中分校主体封顶,春光路小学等3所学校建成招生,新增学位2280个,顺利完成学校布局调整,盘活学位1500余个,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基础教育质量稳居全市前列。

健康守护: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

“正愁带父亲去哪里做手术,恰好遇到罗金旦医生接诊,在本地就能享受到发达地区的医疗服务,感觉很放心。”市民杨大爷说。

63岁的杨大爷经CT检查和组织活检后确诊患有膀胱肿瘤,在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医师团队全力配合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罗金旦主刀进行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很顺利。

2024年,肃州区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酒泉医院挂牌运行,肃州区妇幼保健院鼓楼医院投入使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全省排名第一,群众就医体验感、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创新模式:绘就最美“夕阳红”画卷

“幸福院离家很近,食堂的饭菜干净卫生、也合口味,孩子们忙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吃饭问题了。”肃州区清水镇西一村80岁的王廷兰老人高兴地说。

清水镇西一村互助幸福院投用以来,切实解决了老年人就餐问题。

2024年,肃州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日间照料、助餐供应、上门护理等功能,推动养老设施提档升级,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4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建成投用,被确定为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

兜牢底线: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多亏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不仅提供场地补贴,还帮我申请了创业担保贷款,让我有了启动资金。”在肃州区的一家创业孵化园内,年轻创业者李雪正忙着筹备新业务。

“我们一直把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作为稳就业的关键,他们发展好了,就业岗位才会稳定增加。”肃州区人社局就业中心主任闫生真说。

2024年,肃州区不断完善就业体系,千方百计促就业,公共实训基地建成投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和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24亿元,新开发就业岗位12517个,城镇新增就业6001人,输转城乡劳动力7.5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0.1亿元。(李云 孙艳)

酒泉市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推进12345热线提质增效

全力打造高效便民服务新标杆

近年来,酒泉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全面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质增效。通过优化系统功能、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服务场景,热线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成为倾听民声、纾解民困、凝聚民心的重要窗口。2024年,热线累计接听群众来电17.9万通,工单办结率97.71%,群众满意率98.89%,以“速度+温度”交出了一份亮眼民生答卷。

聚焦急难愁盼,跑出诉求响应加速度。面对群众关注的交通出行、供暖供热等高频诉求,酒泉12345热线建立“分级办理+会商联动”双轨机制,将工单按紧急程度分类处置,并联合多部门协同攻坚复杂问题。通过编制“热线民声专报”,动态追踪热点问题解决进度,确保民生诉求快速响应。同步推行工单全量回访制度,对不满意评价进行深度分析,有针对性发布民情预警,倒逼承办单位全力破解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目前,累计转办各类工单4.86万件,办结4.75万件,按时办结率97.56%,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数字赋能升级,构建智慧服务新生态。酒泉12345热线以技术驱动推动服务升级,整合市长信箱等六大政务平台,实现190件跨渠道诉求“一网通办”。通过升级工单转派、智能回访等七大核心模块,热线一次性答复率达85.2%,较2024年提升6个百分点。创新技术,上线智能回访助手“泉泉”,借助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工单多点回访、自动分类。自2024年10月启用以来,日均完成回访98次,累计服务5184次,效率较人工回访提升3倍,群众反馈处理精准度显著提高。

拓展品牌矩阵,打造政民互动连心桥。为扩大热线影响力,构建了“线上+线下”的宣传网络。酒泉12345热线围绕群众刚需,推出“路况+天气+安全”“热线+文旅就业”等内容200余篇,发布“一枝一叶总关情”“亲清政商陇商通”政策解读专栏680期,日均阅读量破万。制作发布《如何正确拨打12345》《情暖酒泉——助力滞留群众返乡》等纪实视频167个。通过话务员日常、民生事件追踪等场景化内容,累计收获“30万+”浏览量,生动展现热线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形象,推动热线从功能平台向亲民服务转型。

下一步,酒泉12345热线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以科技高度守护民生温度,全力破解复杂民生难题,真正成为城市治理的“晴雨表”和群众信赖的“暖心线”。(李鑫龙 梁婧)


责任编辑:赵瑾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