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整洁有序、设施齐全,优美的环境为居民生活增色添彩。行走在玉门市各乡镇街道,呈现出一派干净整洁、活力满满的景象。
近年来,玉门市围绕打造“有景有味有情幸福之城”的目标,持续提升住房保障水平,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让更多人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迈进。
走进玉门市新市区李吉明的新家,三室一厅的房屋干净整洁,各类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作为老玉门人,谈及多年来住房条件的变化,他和老伴感慨万千。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们住的是集体所有制分配房,那时一家人住十几到二十几平方米的房子。现在,老年人的住房面积基本上是40平方米到50平方米,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李吉明说。
玉门市民李泓滨的幸福生活同样离不开住房条件的改变。十年前,趁着政策的东风李泓滨一家住上了廉租房,改变了长期租房住的境况。
“现在住的这套廉租房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环境也不错。”李泓滨说。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这不仅是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是农村群众一直以来的期盼。
在玉门市柳河镇二道沟村集中居住区,一幢幢新房错落有致,太阳能路灯、休闲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2024年深秋时节临近午饭时,二道沟村居民车玉文在楼前摘了些自己种的菜回家做饭。住上了小洋房、告别了危旧房,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新房子不仅有暖气,还干净整洁。”车玉文说。
村民不仅住上了精致美观的房子,还享受到了功能齐全的配套设施服务。同时,在集中居住区不远处设置了一个大型快递驿站,方便群众寄取快递,让村民享受到了便捷的快递服务。
为了让群众真正实现“优其屋、舒其心、乐其业”,玉门市柳河镇坚持规划引领、因村施策,将改善乡村面貌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同步推进,规划建设了2个集中居住区共348套农房,同时配套建设了水、电、道路、排水、暖气和亮化绿化工程,真正实现将乡村建好、把差距缩小、让村民更富的目标。
2024年以来,玉门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探索“一点多创”模式,全力打造“一区一片一带”和美乡村建设,建成关外关文旅融合聚居区、下西号“印象川北”等6个集中居住区,深入实施房屋改造和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
如今的玉门,居民住房条件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宜居,生活越来越便捷……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的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实现“住有所居、安居宜居”的梦想。